TWY







ICS






葉祖漩先生 指導

LMY






李美儀女士 統籌



一、科目目標

透過閱讀、講授和習作,幫助同學掌握基本的釋經步驟,以及認識歷代主要釋經進路的利弊。

二、科目安排

講授老師:謝慧兒博士 本院聖經系教授(影片講授)

指導老師:葉祖漩先生 本院神學碩士校友

科目統籌:李美儀女士 本院神學碩士校友

日期: 2021年 3 月 12日 至 2021年 6 月 11日(十三週)

三、學習模式

1. 講授影片:同學可以透過互聯網收看本科講授影片,影片已經剪裁、分段,節省不少休息停頓、現場翻閱資料的時間,而且配有同步簡報,同學可以重複收看影片。

2. 網上討論:根據科目影片內容,在網上進行小組及公開討論。

3. 閱讀教科書。

4. 課堂習作:根據講授指導,在網上即時完成簡短的課堂習作。

5. 釋經專文

四、教科書

Osborne, Grant R. The Hermeneutical Spiral: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Revised, Expanded Edition. Downers Grove: IVP Academic, 2006. 

格蘭.奧斯邦著。劉良淑、李永明譯。《21 世紀基督教釋經學:釋經學螺旋的原 理與應用》。台北:校園,2012。

五、科目要求(碩士及文憑)

1.     閱讀教科書

格蘭.奧斯邦著。劉良淑、李永明譯。《21 世紀基督教釋經學:釋經學螺旋的原 理與應用》。台北:校園,2012。

2.     功課與分數分配

2.1   課堂上指定的習作,3份;須按指定時間完成(3 x 5% = 15%

2.2   讀後感想:就教科書寫一份2頁的讀後感(5%

2.3   釋經專文(80%

    從以下經文自選一段,寫一份詳細分析相關經文的專文:4,0006,000

(1)    羅馬書十三章14節             或

2) 以弗所書五章2124

論文註腳及格式必須按照《神學研究指南》,開課後可在網上校園下載文件。

五、科目要求(學士及證書)

1.     閱讀教科書

格蘭.奧斯邦著。劉良淑、李永明譯。《21 世紀基督教釋經學:釋經學螺旋的原 理與應用》。台北:校園,2012。


2.     功課與分數分配

2.1   課堂上指定的習作,3份;須按指定時間完成(3 x 5% = 15%

2.2   讀後感想:就教科書寫一份2頁的讀後感(5%

2.3   開卷考試(80%

時間:三小時網上考試(請在香港時間 21:00 前進行,考試系統不能跨越兩天。)

可閱讀資料:聖經、筆記、課堂閱讀資料、教科書

不可閱讀資料:網上搜尋、釋經書、導讀版聖經、與別人討論、其他


六、

13週模式修課進度表

十三週
模式

建議進度

期限

Week 1 :
12/3-18/3

釋經學作為一門學科;釋經與生命的陶造:讀經讀人,讀人讀經;

釋經的需要;釋經的基礎:邏輯思維(logical thinking);

釋經的步驟之:大圖畫的掌握(Get the Big Picture

習作1:寫下你(無數次)一口氣讀完路得記的觀察,point-form

登入及分組

18/3 完成評分習作1

Week 2:
 19/3-25/3

經文段落的釐定(Delimit the boundary of a passage

習作 2:就其中一次講道的經文分段,作出評估;1-2

25/3 完成評分習作2

Week 3:
26/3-1/4

命題的探討(Propositional Relations

習作 3:命題的習作


7/4
完成評分習作3

Week 4:
2/4-8/4

歷史文法釋經法(Historical-Grammatical Approach

 

Week 5:
 9/4-15/4

歷史文法釋經法(Historical-Grammatical Approach
歷史文化背景及上下文的釋經(Historical Context; Literary Context [Immediate and Broader Context]);
聖經神學的釋經(Biblical-theological Approach

 

Week 6: 16/4-22/4

聖經的修辭(Figures of Speech

 

Week 7:  23/4-29/4

文學進路釋經法(Literary Approaches

書信文體的研讀(Epistles);敘事文體的釋經(Narrative Criticism);

詩歌文體(Poetry);修辭鑑別學(Rhetorical Criticism);啟示文學(Apocalyptic Literature

29/4呈交讀後感

Week 8 30/4-5/5

較前衛的釋經進路

讀者為本的釋經(Reader-Response Criticism);解構主義的釋經(Deconstructive Criticism

 

Week 9: 6/5-12/5

釋經終極的目的:應用與宣講

 

Week 10: 13/5-19/5

聖靈與釋經,講道與釋經;舊約在新約中的引用

 

Week 11:  20/5-26/5

完成釋經專文 (/)

預備網上考試 (/)

 

Week 12:  27/5-3/6

完成釋經專文 (/)

預備網上考試 (/)

 

Week 13:  4/6-11/6

完成釋經專文 (/)

預備網上考試 (/)

11/6 呈交釋經專文 (/)

網上考試 (/)

 

*註:按新的網上課程設計,「十三週」改為「十三個單元」,建議同學每週完成一個單元。

現為給予文學碩士同學在時間管理上有更大彈性,文學碩士同學在所註冊的季度開始之後,可以在六個月的時間內(2021811日前)完成這科目所有的要求。惟六個月修讀期的同學,不再容許申請測驗/功課延期。

TH511-I





TSY




湯紹源牧師(影片講授)

王家銘老師 指導

何立欣女士 統籌 


一、科目目標

本科探討並評論系統神學三個課題:方法論、神論和啟示論。這三個課題是系統神學基礎的討論,在起步階段只停留在導論,藉此建立往後做神學的模式、方法和方向。本科的進路是從生活出發,發掘神學的路向,而非領受教義。做神學的過程應該是生動、活潑和有生命力,而非深奧難明的理論。

二、科目安排

講授老師:湯紹源牧師  客席講師(影片講授)

指導老師:王家銘老師  本院神學碩士校友

科目統籌:何立欣女士  本院道學碩士校友

日期:2021311日至2021年6月10日(十三週)

三、學習模式

1.     講授影片:同學可以透過互聯網收看本科講授影片,影片已經剪裁、分段,節省不少休息停頓、現場翻閱資料的時間,而且配有同步簡報,同學可以重複收看影片。

2.     網上討論:根據科目影片內容,在網上進行小組及公開討論。

3.     閱讀資料:按科目進度,閱讀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4.     科目專文:根據科目心德撰寫專文。

四、教參書籍

【教科書】

1.      Erickson, Millard J. Christian Theology. 2nd edition.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98, p.17-475.

(或中譯本:艾利克森著。郭俊豪、李清義譯。《基督教神學》卷一(增訂本)。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00)

2.      Hodgson, Peter C. & King, Robert H. ed. Readings in Christian Theology.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85, p.1-146.

【指定閱讀】

1.      Thielicke, Helmut;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Charles L. Taylor.  A little exercise for young theologians.  Grand Rapids: W. B. Eerdmans Pub. Co., 1962.

(或中譯本:邸立基著,陳佐人譯。《神學第一步》。香港:卓越,1991)

2.      Craven, Margaret.  I Heard the Owl Call my Name.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1973.

Lewis, C. S.  Till we have faces: a myth retold.  Reissue edition.  San Francisco: HarperCollins, 2017.

(或中譯本:魯益師著,曾珍珍譯。《裸顏》。台北:雅歌出版社,2000C.S. 路易斯著,曾珍珍譯。《裸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選擇閱讀】

加爾文著,章文新譯。《基督教要義》上冊。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55。卷一,第118章。

John McNeilBattle Lewis權威英文版中譯本: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翻譯小組譯,錢曜誠審訂。《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上冊。台北:加爾文出版社,2007。卷一,第118章。

五、科目要求 (文憑及碩士)

1.    閱讀記錄:完成閱讀要求,於學期終結時呈交。

1.1 閱讀兩本教科書(*)相關部分,填寫閱讀記錄表。(10%

1.2 閱讀兩本小書後(#),填寫閱讀記錄表。(10%

2.    網上討論:按學習內容分享和討論(10%),並各自撰寫討論報告兩份,約各1000字。不用覆述討論內容,請作出個人的評述或反省。(20%

3.    專文(50%

神學反省文章:透過貫穿主題,試從方法論、神論、啟示論三種視點作出申論。每種視點1500-2000字,全文共4500-6000字。
首先定出一個貫穿主題,如「神是愛」,再以方法論、神論和啓示論作為文章中三大部份的重點框架,並構思如何按題目發展這三大重點,以這篇專文反省和表達你個人的神學立場,務請引用相關經文支持。

論文註腳及格式必須按照《神學研究指南》。開課後可在網上校園下載文件。

五、科目要求 (證書及學士)

1.    閱讀記錄:完成閱讀要求,於學期終結時呈交。

1.1 閱讀兩本教科書(*)相關部分,填寫閱讀記錄表。(10%

1.2 閱讀兩本小書後(#),填寫閱讀記錄表。(10%

 2.    網上討論:按學習內容分享和討論(10%),並各自撰寫討論報告兩份,約各500字。不用覆述討論內容,請作出個人的評述或反省。(20%

 3.    專文(二擇其一,佔50%)

3a. 神學反省文章:透過貫穿主題,試從方法論、神論、啟示論三種視點作出申論。每種視點1000-1500字,全文共3000-4500字。
首先定出一個貫穿主題,如「神是愛」,再以方法論、神論和啓示論作為文章中三大部份的重點框架,並構思如何按題目發展這三大重點,以這篇專文反省和表達你個人的神學立場,務請引用相關經文支持。

3b. 論「默示」和「聖經無誤」。全文共3000-3500字。必須在文章中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論據。

 論文註腳及格式必須按照《神學研究指南》。開課後可在網上校園下載文件。

六、修課進度表

日期

建議進度

期限

1

11/3-17/3

科目簡介
為甚麼要讀神學?方法論:做系統神學
神學的實用性、釋經與神學

登入及分組

 

2

18/3-24/3

神學的概括性、建設神學
認識真理、兩個神學進路
神學與哲學

第一次小組討論

3

25/3-31/3

文藝復興以來的哲學方向

第一次小組討論

4

1/4-7/4

當代神學(一)
科學與神學、自由主義、新正統主義、實存主義、文化與神學

第一次小組討論

5

8/4-14/4

當代神學(二)
神死神學、進程神學、基要主義、福音派、新右派

14/4呈交第一個小組討論報告

6

15/4-21/4

神學的種類、神的超越與內蘊
神的可知性、神的本質、神的屬性

第二次小組討論

7

22/4-28/4

神的屬性:
公義、信實、美善、慈悲憐憫
神的吊詭:三一論

第二次小組討論

8

29/4-5/5

神的計劃、神的揀選
神的創造:
創造理論、宗教敘事理論、進化和創造、當代神學的創造論
神的管治

第二次小組討論

9

6/5-12/5

啟示的定義、啟示論面對的衝擊
啟示的本質、普遍啟示、特別啟示
特別啟示的危險與功能

12/5呈交第二個小組討論報告

10

13/5-19/5

聖經的權威

 

11

20/5-26/5

完成反省文章

 

12

27/5-2/6

完成反省文章

 

 

13

3/6-10/6

完成反省文章

10/6 呈交反省文章
及閱讀記錄表





LA540-I舊約希伯來文初階 網上科目
【文學碩士(網上修讀模式)主修聖經研究】必修科

文學碩士科目,教牧進修同學可修讀本科。

一、科目目標

藉著Logos Software的協助,讓學員初步掌握基本希伯來文的文法與字義分析,並藉此提高查經的實用性及有效性

二、科目安排    

講授老師:高銘謙牧師 本院聖經研究部主任 (影片講授)

指導老師:房瑞琪女士 本院神學碩士校友

科目統籌:林智妍女士 本院網上神學課程(事工)主任 

十三個單元 / 十三週模式:2021311日至2021610

程度:三學分/文學碩士科目(學分可以轉入本院碩士/神學文憑程度課程)

截止報名:202139日(現屆同學或旁聽,不設證書以及學士程度)

學費:HKD 3,774(修學分科號LA540-I,過期報名附加費:HKD 127

   HKD 2,541(旁聽科號VLA540-I,過期報名附加費:HKD 127

三、學習模式和科目要求

1.     講授影片:同學可以透過互聯網收看本科講授影片,影片已經剪裁、分段,節省不少休息停頓、現場翻閱資料的時間,而且配有同步簡報與Logos運用,同學可以重覆收看影片。

2.     八個小測驗:配合講授影片及教科書,在每課完畢之後必須進行一個小測驗(半小時一次),才能進入另一個課堂。每次測驗都是有關翻譯(或音譯) 的測驗,直接在ecampus當中進行,測驗期間可以打開Logos software及參看教科書。(80%)

3.     在沒有參看任何課本的情況之下,單憑記憶手寫希伯來文22個字母,包括Dagesh leneFinal form,並且素描(或拍攝)此功課,呈交檔案(20%)

 

四、教科書

Kelly, P.H. Biblical Hebrew: An Introductory Grammar. 2nd edition.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18. (所有學員必須購買教科書,建議在AmazonBook Depository訂購,或在Logos software當中訂購。)

學員可選擇以優惠價訂購Logos software,請直接向學院教務處訂購。


五、13個單元*修課進度表

單元

建議日期

建議進度

測驗/功課

1

11/3-17/3

The Alphabet, The Hebrew Vowels

Sound Track: Alphabet Song

22/3/2021
呈交字母手寫檔(20%)

2

18/3-24/3

Dagesh Forte, Silent Sheva, Sign of the Direct Object, Syllables

第一次測驗 音譯(10%)

(完成測驗一,方可進入下一個單元)

3

25/3-31/3

Gutturals, the Article, Prepositions with Nouns, vav conjunction

第二次測驗 翻譯(10%)

(完成測驗二,方可進入下一個單元)

4

1/4-7/4

Nouns: Gender, Number; Adjectives: Gender and Number, Attributive and Predicative Usage

第三次測驗 翻譯(10%)

(完成測驗三,方可進入下一個單元)

5

8/4-14/4

Independent Personal Pronoun, Demonstrative Pronoun, Construct Relationship

第四次測驗 翻譯(10%)

(完成測驗四,方可進入下一個單元)

6

15/4-21/4

Pronominal Suffixes on Preposition and Nouns; Verb: Qal perfect, Pronominal Subjects, Word Order

Sound Track: (1) Perfect Person + (2) Pronominal suffixes

第五次測驗 翻譯(10%)

(完成測驗五,方可進入下一個單元)

7

22/4-28/4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Numerals, The Remaining Stems of the Perfect

第六次測驗 翻譯(10%)
(完成測驗六,方可進入下一個單元)

8

29/4-5/5

Qal Imperfect of the Strong Verb, Jussive and Cohortative, The Imperfect of the Remaining Stems

Sound Track: (1) Imperfect Person

 

9

6/5-12/5

STUDY  WEEK / Take a break

 

10

13/5-19/5

Pronominal Suffixes for Perfects and Imperfects, Imperatives

第七次測驗 翻譯(10%)

(完成測驗七,方可進入下一個單元)

11

20/5-26/5

Infinitives, Participles

第八次測驗 翻譯(10%)

12

27/5-2/6

Revision

 

13

3/6-10/6

Revision

 

 

*註:按新的網上課程設計,「十三週」改為「十三個單元」,建議同學每週完成一個單元。

現為給予文學碩士同學在時間管理上有更大彈性,文學碩士同學在所註冊的季度開始之後,可以在六個月的時間內(202189日前)完成這科目所有的要求。惟六個月修讀期的同學,不再容許申請測驗/功課延期。


CH513-I







CSY






陳淑愉博士 指導



一、科目目標

探討自五世紀至十五世紀的教會歷史及神學思想,並分析修會制度的發展、不同的屬靈操練模式、宣教活動、社會與教會的互動,及當時神學思想的發展和它們對後世的影響。

1. 認識中世紀教會的主要歷史事件及發展狀況。

2. 認識及掌握中世紀教會的重要人物的生平及思想。

3. 涉獵中世紀教會的歷史和神學文獻。

4. 透過課堂、閱讀報告及論文,對中世紀教會的貢獻及歷史定位作出分析與批判。

5. 了解更正教和羅馬天主教對中世紀教會的傳承與更新。

二、科目安排

指導老師:陳淑愉傳道 神學哲學博士

科目統籌:何立欣女士 神學碩士生

日期: 2021 年 3 月 10 日 至 2021 年 6 月10 日(十三週)

三、學習模式

1. 講授影片:同學可以透過互聯網收看本科講授影片,影片已經剪裁、分段,節省不少休息停頓、現場翻閱資料的時間,而且配有同步簡報,同學可以重覆收看影片。

2. 小組討論:同學分為小組,討論指定題目,每組有導師於網上指導討論及學習技巧。旁聽組別不設導師。

3. 個人專文:根據科目心得撰寫專文

4. 公開討論:根據科目影片內容及小組報告進行公開討論。

四、教科書

4.1教會歷史閱讀(任選其一,並閱讀有關部分)

1. Walker, Williston.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4th ed. Edinburgh: T&T Clark, 1986 . pp. 212-415.
(或中譯本:華爾克著。謝受靈譯。《基督教會史》。香港:文藝, 1970 。 頁 304-519 。 )

2. Gonzalez, Justo L. The Story of Christianity . Vol. 1. The Early Church to the Reformation. San Francisco: HarperSanFrancisco, 1984. ( pp.217-375. )
(或中譯本:岡察雷斯。《基督教史》。趙城藝譯。上冊。上海:上海三聯,2016。頁256-451。)

4.2神學思想史閱讀(必須完成閱讀整本書)

1. Gonzalez, Justo L. A History of Christian Thought. Vol 2. US: Abington Press, 1987.
(或中譯本:岡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陳澤民等譯。第二冊。南京:譯林,2008。)

五、功課要求 (文憑及碩士)

1. 必須定時於網上觀看郭偉聯博士《教會歷史(二)》的影片講授。

2. 完成以下閱讀要求,並於學期終結時呈交閱讀記錄表(25% )

* 教科書

* 修課進度表內指定閱讀資料

3. 約六千字的學期專文( 50% )。

撰寫一篇學期專文,並須在注釋中顯示引用七至十本參考書籍/資料(其中三本必須是英語參考書籍/資料)。以下為可研究的題目的例子:

* 安瑟倫及阿奎那的上帝存在論證,它們之間及其中的神學含義。

* 探討安瑟倫與阿伯拉德在救贖論上的不同論點,及它們與當時社會文化及哲學思想之間的關係。

* 探討有關唯名論及唯實論的爭辯過程及其神學意義。

* 歷史人物研究。例如, Bernard of Clairvaux 、 Bonaventure 、 William of Ockham 、 Duns Scotus 、 John Wycliffe 或 John Hus 的生平、思想、貢獻及影響。

須在註腳中顯示引用七至十本參考書籍/資料(其中三本必須是英語參考書籍/資料)。

學期論文評分準則:

a. 研究水平

資料是否豐富、應用原始資料的程度、論點與論證(論點是否具原創性及分析性,是否有足夠的證據支持)。

b. 論文組織

能否清晰表達論點,資料編排是否恰當,能否兼顧不同的思想立場。

c. 格式與文句

文句是否清晰,是否符合學術論文格式。

d. 第八週完結日呈交專文題目、大綱及書目 5% )。

論文註腳及格式必須按照《神學研究指南》,開課後可在網上校園下載文件。

4. 參與網上討論至少八次。每個討論 200-300 字。( 20%

五、功課要求 (證書及學士)

1. 必須定時於網上觀看郭偉聯博士《教會歷史(二)》的影片講授。

2. 完成以下閱讀要求,並於學期終結時呈交閱讀記錄表(25% )

* 教科書

* 修課進度表內指定閱讀資料

3. 約四千字的學期專文( 50% )。

撰寫一篇學期專文,並須在注釋中顯示引用不少於五本參考書籍/資料(其中兩本必須是英語參考書籍/資料)。以下為可研究的題目的例子:

* 安瑟倫及阿奎那的上帝存在論證,它們之間及其中的神學含義。

* 探討安瑟倫與阿伯拉德在救贖論上的不同論點,及它們與當時社會文化及哲學思想之間的關係。

* 探討有關唯名論及唯實論的爭辯過程及其神學意義。

* 歷史人物研究。例如, Bernard of Clairvaux 、 Bonaventure 、 William of Ockham 、 Duns Scotus 、 John Wycliffe 或 John Hus 的生平、思想、貢獻及影響。

須在註腳中顯示引用不少於五本參考書籍/資料(其中兩本必須是英語參考書籍/資料)

學期論文評分準則:

a. 研究水平

資料是否豐富、應用原始資料的程度、論點與論證(論點是否具原創性及分析性,是否有足夠的證據支持)。

b. 論文組織

能否清晰表達論點,資料編排是否恰當,能否兼顧不同的思想立場。

c. 格式與文句

文句是否清晰,是否符合學術論文格式。

d. 第八週完結日呈交專文題目、大綱及書目 5% )。

論文註腳及格式必須按照《神學研究指南》,開課後可在網上校園下載文件。

4. 參與網上討論至少八次。每個討論 100-200 字。( 20%

六、修課進度表

週次

日期

建議進度

閱讀資料

期限

1

10/3-16/3

中古世界的背景

安瑟倫:《神何故化身為人》

登入及完成分組

2

17/3-23/3

中世紀初期的宣教事業及本篤修會

比德:《英吉利教會史》

St PatrickSt Patrick's Breast-Plate

St PatrickSt Patrick's Breast-Plate (Song)

Haften's Disgnis. Monast.Chronology of St Benedict

St Gregory the GreatLife of St Benedict

聖本篤:《聖本篤會規》

St BenedictRule of St Benedict

小組討論一

 

3

24/3-30/3

教權與世俗政權

 

小組討論一

4

31/3-6/4

東方教會

大馬色人約翰:《正統信仰闡詳》

小組討論一

5

7/4-13/4

十字軍運動(1096-1271

聖伯多納:《論謙遜及驕傲的等級》

Readings on Crusades

小組討論一

6

14/4-20/4

修會及靈修神學

聖方濟:《靈花》

聖方濟:《聖五傷方濟言論集》

Dominic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achers Job

On St Dominic & Early Dominicans

小組討論二

7

21/4-27/4

中世紀神學思想的發展

彼得倫巴都:《四部語錄》

Thomas AquinasComm on Rom 826-27

Thomas AquinasComm on the Sentences

Thomas AquinasLectures on St Matthew

小組討論二

8

28/4-4/5

經院哲學(一)

聖多默:《神學總論選》

Readings on Thomas and Aristotle

4/5呈交論文題目、大綱及書目

9

5/5-11/5

經院哲學(二)

敦司蘇格徒:《倫巴都四部語錄辯釋》

William OckhamGod's Causality and Foreknowledge

但丁:《神曲》

王維克:〈但丁及其神曲〉

小組討論二

10

12/5-18/5

教權衰落及宗教改革前夕的改革運動

金碧士:《效法基督》

Readings on Wycliffe and Huss

小組討論二

11

19/5-25/5

完成個人專文

 

 

12

26/5-3/6

完成個人專文

 

 

13

4/6-10/6

完成個人專文

 

10/6呈交
個人專文

閱讀記錄表

 

OT532-I/132-I【舊約研究】網上科目

一、科目目標

透過講授,閱讀和測驗,幫助同學認識個別舊約書卷的特色,及研究舊約的不同進路。

二、科目安排    

講授老師:謝慧兒博士 本院聖經系教授(影片講授)

指導老師:麥國美女士 本院神學碩士校友

科目統籌:林智妍女士 本院網上神學課程(事工)主任 

十三個單元 / 十三週模式:202139日至2021610

截止報名:202138日(現屆同學或旁聽)


三、學習模式

1.     講授影片:同學可以透過互聯網收看本科講授影片,影片已經剪裁、分段,節省不少休息停頓、及現場翻閱資料的時間,而且配有同步簡報,同學可以重複收看影片。

2.     閱讀資料:按科目進度,閱讀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3.   兩次網上測驗:是非題,選擇題和短題目。

4.   呈交個人專文:題目二選一。

       

四、課程要求 (文憑/碩士)

1.       閱讀

1.1    教科書

                                朗文,狄拉德著。劉良淑、黃業強、鄔錫芬譯。

                《21世紀舊約導論》。增訂版。台北:校園,2012

1.2   課堂講義及網上文章 (出席率以完成講授影片計算) 

2.       測驗:是非題,選擇題,和短題目

           (共兩次,內容:課堂講義為主,教科書及網上文章為次)

           2.1 測驗1:引言 +《五經》+《歷史書》:20%

           2.2 測驗2:《詩歌書》+《智慧文學》+《先知書》:30%

3.      專文:做一份3,0004,000字的專文,題目二選一50%

3.1 滅絕敵人的問題(神為什麼叫以色列人把迦南人滅絕) 
(申命記七章1至6節、二十章16至18節、士師記三章1至8節) 

3.2 掃羅交鬼的疑惑(撒母耳記上二十八章)

專文註腳及格式必須按照《神學研究指南》。開課後可在網上校園下載文件。

 

五、課程要求 (證書/學士)

1.       閱讀

1.1    教科書

                                朗文,狄拉德著。劉良淑、黃業強、鄔錫芬譯。

                《21世紀舊約導論》。增訂版。台北:校園,2012

1.2   課堂講義及網上文章 (出席率以完成講授影片計算) 

2.       測驗:是非題,選擇題,和短題目

           (共兩次,內容:課堂講義為主,教科書及網上文章為次)

           2.1 測驗1:引言 +《五經》+《歷史書》:40%

           2.2 測驗2:《詩歌書》+《智慧文學》+《先知書》:60%


六、課程大綱

引言:舊約正典;希伯來文聖經的編排

五經緒論;

舊約研究進路之:比較研讀 ── 舊約文化與古近東文化的對比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會幕

歷史書緒論;申命記史觀的歷史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神作為神聖的戰士

舊約研究進路之:婦權主義的釋經 ── 士師記的另類解讀

舊約研究進路之:詮釋歷史的研究 ── 列王紀的詮釋歷史

舊約研究進路之:敘事文體的研讀 ── 王上一章

舊約研究進路之:對觀歷史書的研讀 ── 撒母耳記、列王紀與歷代志的

                               觀點與角度之別

希伯來文詩歌文體的特色;詩歌書緒論:詩篇,雅歌

智慧文學緒論:箴言,約伯記,傳道書

先知書緒論;先知的起源與辨認

主前八世紀分裂王國時期的先知:約拿,阿摩司,何西阿,以賽亞,彌迦

主前七世紀猶大王國時期的先知:那鴻,西番雅,耶利米(+哀歌),哈巴谷

主前六世紀被擄時期的先知:但以理,以西結,俄巴底亞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忿怒之杯

主前六,五世紀回歸時期的先知:約珥,哈該,撒迦利亞,瑪拉基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吹角,吹號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內在的間接引用

舊約研究進路之:以十二先知作為一卷書來研讀

 

♦♦13個單元修課進度表

建議十三週模式* 進度

活動/期限

Week 1 :
9/3-15/3

引言:舊約正典;希伯來文聖經的編排

(/碩同學選擇專文題目,然後按題目入組)

本週內必須登入 E-campus

Week 2:  

16/3-22/3

五經緒論;

舊約研究進路之:比較研讀 ── 舊約文化與古近東文化的對比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會幕

歷史書緒論;申命記史觀的歷史

 

 

Week 3:
23/3-29/3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神作為神聖的戰士

舊約研究進路之:婦權主義的釋經 ── 士師記的另類解讀

舊約研究進路之:詮釋歷史的研究 ── 列王紀的詮釋歷史

舊約研究進路之:敘事文體的研讀 ── 王上一章

舊約研究進路之:對觀歷史書的研讀 ──
撒母耳記、列王紀與歷代志的觀點與角度之別

 

Week 4:
30/3-5/4

溫習網上測驗1之範圍:引言 +《五經》+《歷史書》
希伯來文詩歌文體的特色:詩歌書緒論:詩篇,雅歌
智慧文學緒論:箴言,約伯記,傳道書

 

Week 5:
6/4-12/4

溫習週>>預備網上測驗1:引言 +《五經》+《歷史書》        

12/4 完成
網上測驗

Week 6:
13/4-19/4

智慧文學緒論():箴言,約伯記,傳道書
先知書:先知的起源與辨認
主前八世紀分裂王國時期的先知:
 
約拿,阿摩司,何西阿,以賽亞,彌迦

 

Week 7: 
20-26/4

主前八世紀分裂王國時期的先知()
 
約拿,阿摩司,何西阿,以賽亞,彌迦

 

Week 8 

27/4-3/5

主前七世紀猶大王國時期的先知:
 
那鴻,西番雅,耶利米(+哀歌),哈巴谷
主前六世紀被擄時期的先知:但以理,以西結,俄巴底亞

 

Week 9: 

4/5-10/5

主前六,五世紀回歸時期的先知:
 
約珥,哈該,撒迦利亞,瑪拉基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忿怒之杯

 

Week 10: 

11-17/5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吹角,吹號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內在的間接引用
舊約研究進路之:以十二先知作為一卷書來研讀

 

Week 11:  

18-26/5

溫習網上測驗2之範圍
預備測驗2:《詩歌書》+《智慧文學》+《先知書》

26/5完成
網上測驗 2

Week 12&13:  27/5-10/6

 

10/6呈交
專文 (只適用於文憑/碩士生)


*註:按新的網上課程設計,「十三週」改為「十三個單元」,建議同學每週完成一個單元。

現為給予文學碩士同學在時間管理上有更大彈性,文學碩士同學在所註冊的季度開始之後,可以在六個月的時間內(202189日前)完成這科目所有的要求。惟六個月修讀期的同學,不再容許申請測驗/功課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