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科有課前閱讀需要在第一堂上課前完成,見下面 ”閱讀要求“

課程内容

《羅馬書》一直被視為保羅書信中對基督福音闡釋得最仔細的一封書信即使事實是這樣也並不代表《羅馬書》所表述的是個整全的福音。《羅馬書》有其成書原因和目的,其內容也自然受這些因素所規範和影響。本課程會透過文化、歷史、語言及修辭的詮釋方法,對《羅馬書》作一有系統的閱讀,追溯保羅福音在猶太教當中的連續性與突破性,以了解《羅馬書》的寫作原因及其神學信息。

 

課程目標

學員完成本課程後該達致下列目標:

1.     了解《羅馬書》的成因及其作用;

2.     對《羅馬書》內容有一定程度的熟稔;

3.     對《羅馬書》的主要神學思想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4.     掌握對《羅馬書》內容的詮釋方法

 

課本

Moo, Douglas J. Encountering the Book of Romans: A Theological Survey, 2d ed.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14.

Blackwell, Ben C. et al., eds. Reading Romans in Context: Paul and Second Temple Judaism.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15.

 

Optional:

Jennings, Theodore W., Jr. Reading Derrida / Thinking Paul: On Justi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周兆真著。《讀出天機:讀文本、敘羅馬、傳信息》。香港:信義宗神學院,2016

課程評分

閱讀                20%                 150分鐘x10

論文                80%                 150分鐘x10

 

閲讀要求
本科閲讀可分爲兩部分:
1.課前:學員都必須在914日上課前完成羅馬書及Blackwell全書之閱讀(使用Logos™的同學應該購買BlackwellLogos™版本,避免郵遞延誤)。

2. 上課期間:每次上課前學員都必須按課程行事曆裏指定完成Moo的相關閲讀。

 

同學於最後一節上課時須同時交上閱讀報告(見課程行事曆);過期才完成閱讀者分數打七折,在繳交閱讀報告時仍未能完成之閱讀部份無分。

 


論文要求

學員須於1127日前完成一篇6000-6500字與《羅馬書的内容相關的論文;字數不括注腳。字數不足或超標皆可能導致論文失分。論文應以中文書寫,若用英文書寫(不鼓勵),字數範圍可照中文字數的七成計算。要注意的是:寫論文不是寫註釋,論文寫作的目的也不是要去重覆一些既定的看法,而是就論文所設定範圍裏的一個富爭議性問題或懸疑作出分析和提供一個說法(i.e.,即論文命題),而論文內容就是為所作出的說法/命題作出辯解。

本科論文性質仿效Blackwell書內之文章,把保羅羅馬書的論述置於猶太教的內部辯論來分析。論文必須以Blackwell書內文章中其中一篇作為經文研究範圍,再挑選作者在該章末後提供之“Further Ancient Texts”來與保羅作比較,但不要重複作者本身在Blackwell所使用的古籍。論文內容需要分析保羅本身的看法來源(舊約?其他猶太人文獻?希臘羅馬文獻?),和比較保羅與其他猶太古籍在看法上的異同和其意義。記得把論文命題在論文首段落就提出,開宗明義,不要等到結論時才提出。論文必須與MooBlackwell著作的相關部分有交流(意即論文內容必須注引MooBlack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