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題目:ME540-E/ME271-E 使徒行傳與差傳
上課日期:2020年9月15日至11月17日 (逢週二;共10課)
上課時間:19:00-21:30
上課地點︰視象進行
教授:張美薇牧師
課程目標:
1. 深入瞭解使徒行傳對宣教使命和教會增長的原則與實踐。
2. 清楚聖靈在遍傳福音和屬靈爭戰所彰顯神的權能。
3. 明白初期至現代教會的跨文化及多元化宣教事工,由佈道、植堂、社關、職場宣教至宣教伙伴的關係。
課程內容:
從研讀使徒行傳來探討聖靈如何引導初期教會,突破傳統,將危機轉為契機,並賜予使徒、門徒和教會能力及創意來投身和拓展宣教工作及促進教會增長。學員可從課程中深入瞭解神的宣教使命 (Missio Dei) 及宣教工作,以及教會增長的原則。面對廿一世紀全球化的社會和不斷轉變的世界、宗教信仰的挑戰、政治的局勢和普世福音未得之民的需要,華人教會應怎樣回應宣教挑戰,以創意性的進路,發展差傳/宣教工作。
課程大綱:
1. 初期教會的成立和聖靈的動力
2. 教會的宣教使命、信息和教會增長
3. 屬靈爭戰及生命見證
4. 危機成為拓展宣教的契機
5. 聖靈突破彼得的差傳觀
6. 保羅的生命轉化和宣教使命
7. 使萬民作主門徒的重點
8. 向不同文化或宗教背景本色化福音信息
9. 全人福音和多元化宣教工作的挑戰
10.在聖靈的引導下,忠心事主
課程要求:
1. 研讀使徒行傳第一章至二十八章一次或以上,反省書卷的內容關於差傳的課題。反省文章字數不少於3000字。
2. 閱讀要求:
2.1 學士、副學士及證書:總閱讀頁數最少500頁(最少5本書及文章)。必須包括閱讀教科書300-350頁,其餘閱讀參考書及文章(包括專文研究閱讀的頁數)。
2.2 碩士及文憑:總閱讀頁數最少600頁(最少5本書及文章)。必須包括閱讀教科書300-350頁,其餘閱讀參考書及文章(包括專文研究閱讀的頁數)。
3. 專文寫作:從以下自選其中一個有關的專文研究題目,並與使徒行傳的經文作研究。專文研究必須討論和反省使徒行傳的經文,並提及現今的應用與實踐:
- 華人教會對神的宣教使命和發展差傳事工的行動
- 教會的差傳觀如何影響宣教工作
- 差傳事工為何著重全人福音及屬靈爭戰
- 使萬民作主門徒的重點
- 華人教會如何回應多種文化和多元化差傳事工的挑戰
3.1 學士、副學士及證書:專文寫作包括題目、分題、註釋∕註腳,及參考書目(參考書包括至少5本書及文章)約5000字。
3.2 碩士及文憑:專文寫作包括題目、分題、註釋∕註腳,及參考書目(參考書包括至少5本書及文章)約6000字。
4. 功課要求
分數 學習時數
4.1 出席參與及討論 10% 1,500分鐘
4.2 閱讀(閱讀記錄表) 10% 900分鐘
4.3 閱讀使徒行傳心得 30% 800分鐘
4.4 研究專文寫作 50% 1,300分鐘
教科書及參考書目:
1. 教科書
i. 張永信。《使徒行傳》。香港:天道書樓,2019。
ii. 斯托得著、黃元林譯。《使徒行傳》。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97。
Stott, John R.W. The Message of Acts. Downers Grove, IL: IVP Academic, 1994.
iii.陳終道。《直到地極 -使徒行傳講義》。香港:宣道出版社,2000。
iv. 戴紹曾。《從使徒行傳看宣教與差傳》。台北:校園,1988。
2. 參考書
i. 大衞‧鮑森著,劉如菁譯。《使徒行傳註釋》。台北:道聲出版社,2017。
ii. 馬歇爾著,蔣黃心湄譯。《使徒行傳》。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97。Marshall, I. Howard. Acts.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or Leicester, UK: IVP Academic, 2008.
iii.巴克萊著,馬鴻述譯。《使徒行傳注釋》。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82。Barclay, William,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The New Daily Study Bible. (revised edition)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03.
iv. 坎伯.摩根著,鍾越娜譯。《使徒行傳》。美國:活泉,1987。Morgan, G. Campbell.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NY: Fleming H. Russell, 1924.
v. Ralph P. Martin著,李寶珠譯。《縱橫天下之使徒》。台北:台福傳播中心,2000。
vi. 楊東川。《新世紀的宣教學:使徒行傳註釋和研究》。台北:永望,2000。
vii.陳騮。《使徒行傳 – 探詩宣道的原則和實踐》。台北:天恩出版社,2001。
viii.袁天佑。《使徒行傳導論》。香港:基道出版社,2005。
ix. 張達民、黃錫木。《使徒行傳析讀 – 風起雲湧的初代教會》。香港:基道出版社,2004二版。
x. 盧俊義。《使徒行傳的信息》。台北:信福出版社,2010修訂版。
xi. 董俊蘭。《使徒行傳的見證》。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2011。
xii.朱韜樞。《使徒行傳研讀》。新北市:歸主出版,2012
xiii.曾思瀚著,吳瑩宜譯。《耶穌的群體:使徒行傳新視野》。新北市:校園書房,2013。
xiv. Gallagher, Robert L., and Paul Hertig. Mission in Acts: Ancient Narratives in Contemporary Context.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2004.
xv. Wagner, C. Peter. The Book of Acts: a Commentary. California: Regal, 2008.
- Teacher: 張美薇牧師 Rev. Dr. Cheung Mi Mee FACUL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