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基督宗教自唐朝傳入中華大地,自此歷代都有基督宗教傳教士來華傳教,建立傳教事業。然而,來自西方外來文化的宗教組織,傳道者或多或少都需要與政權有若干互動,不同形式的政教關係也因此而出現。本課程透過了解歷代中國政權與基督教之間的關係變化,以探討華人教會的政教分離與政教合作的不同模式。

 

課程大綱:

第一課:179  ── 中國皇權朝代的政教關係

第二課:24── 明清時期的政教關係變遷

第三課810 ──太平天國的神權政體〔胡健斌老師〕  

第四課1510  ──辛亥革命與中國基督教

第五課2210 ── 國民政府與中國基督教

第六課2910 ──  赤色力量對中國基督教態度的變遷 〔實體課堂〕

第七課511 ──  恐懼陰霾下的領袖抉擇〔實體課堂〕

第八課1211  ── 二十世紀末的中國政教關係〔實體課堂〕

第九課1911 ── 廿一世紀的政教關係〔實體課堂〕

第十課2611 ── 華人教會對政教關係的爭議

 

功課要求:

一.閱讀以下其中兩本書信仰反省:證書:各1000字;文憑/學士/碩士:各1500字。

1.     梁家麟、邢福增。《五十年代三自運動研究》。香港: 建道神學院,1996

2.    邢福增。《書心國是:「理想與理實」間的家國情懷》。香港:建道神學院,1998。

3.     梁壽華。《革命先驅:基督徒與晚清中國革命的起源》。香港:宣道出版社,2007。

4.    陳智衡。《紅火淬煉:近代中國基督教政教關係史(19111952)》。香港:建道神學院,2017

5.    劉建平。《紅旗下的十字架》。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2012

6.     邢福增。《新時代中國宗教秩序與基督教》。香港:德慧文化,2019。

7.     郭偉聯。《十架與紅旗:當代中國政教關係論集》。香港:德慧文化,2018

 ** 凡是建道神學院出版的書籍,在長洲或灣仔市區校園都提供優惠價格給同學選購。


二.研究一個特定的中國基督教政教關係的歷史題目,並且論述對今天的影響。

題目可以是時期、人物、教會或機構等。
證書最少3500字;文憑/學士/碩士最少5000字;神學碩士:最少8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