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題目: PT615-E / PT113-E 佈道學
上課日期:2021年6月17日至2021年8月19日 (逢週四,共10課,1/7如常上課)
上課時間:19:00-21:30 (香港時間)
上課地點:ZOOM
講師:
楊文立牧師:
道學碩士(Canadian Theological Seminary, 加拿大神學院)
教牧學博士(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富勒神學院)
宣道會荃灣堂特約教牧
A. 課程目標:
i. 了解不同類型(群眾、小組、個人)佈道法的理論與實踐及彼此間的互補關係。
ii. 認識及評估現今坊間流行的佈道事工的可行性及適切性。
iii. 曉得設計一個適合自己教會的佈道事工計劃。
iv. 更有動力及更有效的去實踐與人談道的工作。
B. 課程內容:
本科旨在幫助學生對佈道有正確的認識與了解;讓學生先明白佈道是一個 過程及了解悔改、歸信及成長更是一個屬靈的旅程。我們將透過整全的佈道觀 念,將逐一詳細介紹群眾/大型佈道、小組佈道及個人佈道本身的特點、強處與 弱處等。學生在理論的亮光中會繼續探討此三種佈道類型彼此間的互補與配搭, 對教會成長的果效。
C. 課程大綱:
- 個案研究:原則與策略 (17/6)
- 佈道觀念:澄清與釐定 (24/6)
- 佈道觀念:範式轉移與歸信歷程 (1/7)
- 初期教會的佈道:大型、小組及個人佈道 (8/7)
- 一個福音、多元信息 (15/7)
- 兩種個人佈道法:互補模式 (22/7)
- 對像不同、土壤迴異 (29/7)
- 耶穌示範、你我仿效 (5/8)
- 介紹及評估幾種佈道法 (12/8)
- 佈道風格、各施各法(19/8)
D. 課程要求:
1) 學士:
- 作業一:評論、分享自身堂會佈道事工的優/劣,提出更新之方向(1000-1200字)
- 作業二:利用香港節期(如中秋節、清明節)設計一福音單張 (500字)
- 作業三:閱讀報告:選取任何一本參考書作反省論文(2000-2500字)
- 作業四:小組合作專文及課堂中分享,評估和反省現今佈道工具的優/劣,並呈交一份5000字以下的專文。
2) 碩士
- 作業一:評論、分享自身堂會佈道事工的優/劣,提出更新之方向(1000-1500字)
- 作業二:利用香港節期(如中秋節、清明節)設計一福音單張 (500字)
- 作業三:閱讀報告:選取任何一本參考書作反省論文(2000-3000字)
- 作業四:小組合作專文及課堂中分享,評估和反省現今佈道工具的優/劣,並呈交一份7000字以下的專文。
3) 評分撮要:
- 作業一:評論、分享自身堂會佈道事工的優/劣20%
- 作業二 : 設計一福音單張10%
- 作業三:閱讀報告 30%
- 作業四:小組合作專文 40%
E. 教科書及參考書目:
1. 何啟明。〈後現代佈道趨勢巡禮〉。《教牧期刊》第 22 期(2007 年 5 月),頁 1-47,共 47 頁。
2. 治平。〈種子與田—福音預共與全方位整全宣教的再思〉於《人啊!你 在那裏—全人宣教面面觀》。宇宙光傳播中心,1997)
3. 關浩然。〈佈道—如何佈道?佈何道?道何干?〉。於《教會 不成教會》, 鄧紹光編。香港:基督書樓,2012。
4. 賽德(Ronald J. Sider)。〈區分傳傳福音與社會關懷〉於《再思福音真 義:傳福音 vs.社會行動》,徐成德譯。台灣:校園書房出版社, 1998。
5. 賽德(Ronald J. Sider)。〈測量領域:四種分歧的模式〉,於《再思福音 真義:傳福音 vs.社會行動》,徐成德譯。台灣:校園書房出版社, 1998。頁 27-57,共 31 頁。
6. 費蘭度(Ajith Fernando)。〈未曾聽聞福音的人〉,於《誇界的見證:如 何在多元文化下傳福音》,葉自菁譯。香港:學生福音團契,2007。 頁 249-280,共 32 頁。
7. 劉達芳、梁保裕:〈基層人如何悔改歸主〉,於《基層叢書:適合勞苦大眾的教會》,劉達芳主編。香港:中國神 學研究院,1992。
8. 何啟明。〈導言,兩種個人佈道法的理念進路及互補互助模式〉,於 《當代個人佈道:理論與實踐》。加拿大恩福協會,2001。
9. 貝碧琦(Rebecca M. Pippert) 。〈三種見證模式〉,於《走進世界--生活 就是佈道》,譚天祐、趙嘉欣譯。二十周年版。香港:學生基督徒福音 團契,2006。
10. 甄雅各(James F. Engel)。《福音.傳媒.策略》, 林來慰譯。香港:福音證主協會,1979。125 頁。
11. 羅約翰(John Robb D.) 。《群體思想:實用之群體佈道手冊 》,楊子江譯。香港:亞洲歸主協會,1990。110 頁。
12. 高爾文(Robert E. Coleman) 。《佈道大計》,歡欣翻譯小組譯。十二版。香港:歡欣出版社,2007。91 頁。
13. 柯若柏(Robert E. Colemen) 。《跟耶穌學佈道》,蕭暇麗譯。台北:道聲出版社,2006。294 頁。英文原著:Master Plan of Evangelism(Grand Rapids: F.H. Revell,1993)
14. 比爾‧海波斯(Bill Hybels),馬可‧米道堡(Mark Mittelberg)著。《成為有感染力的基督徒》,傅湘雯譯。台北:道聲,2006。
15. 艾偉傳著(Joseph Aldrich) 。《佈道生活化》,雋思譯。香港:亞洲歸主翰協會,1987。192 頁。
16. 貝碧琦著(Rebecca Pippert) 。《走進世界--生活就是佈道(原名:請 君出甕) 》,譚天祐、趙嘉欣譯。二十周年紀念版。香港:學生福 音團契,2006。337 頁。
17. 威廉.麥格(William McKay) 。《我是佈道者?--實踐關懷佈道的指 引》,樊應兒譯。香港:道聲出版社,2011。
18. 韋拿著(C.Peter Wagner) 。《你的屬靈恩賜:發現、發展,發揮》, 盧家駇譯。第五版,20 週年終定版。香港:歡迎出版社,2005。 232 頁。
19. 盧家駇。《健康的增長》。增訂版再版。香港:福音証主協會,1997。 271 頁。
20. 群體性佈道策略(如性別、階層、年齡) 1.莫陳詠恩。《教會在世:踐行上帝的使命》。香港:福音證主協會,2015。273 頁。 2.滕張佳音、曾錫華主編。《佈道宣講手冊》。香港:世界華福聯絡中心,2006。48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