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目:SF537-E / SF337-E 生命成長II - 自由與更新       
上課日期:2025年7月17日至8月21日(四) 及 8月9日(六) (共7課) 
*此科不設旁聽,敬請留意。*

上課時間(香港時間):

17/7 (四) 7-10pm (3hrs)
24/7 (四) 7-10pm (3hrs)
31/7 (四) 7-10pm (3hrs)
7/8 (四) 7-10pm (3hrs) 
9/8 (六) 9:30am - 6:30pm (8hrs)
14/8 (四) 7-9:30pm (2.5hrs)
21/8 (四) 7-9:30pm (2.5hrs)


上課形式:
實體 + Zoom,但不提供錄影
**如遇上同學因事/病請假,未能實時Zoom上學,可申請錄影回看,但不計算出席率。

教        授:

張家樂先生
香港萬國宣道浸信會 董事會顧問 社會服務榮休總幹事

唐思偉博士
紐西蘭信義會蒙恩堂傳道及奧克蘭理工大學校牧

梁荔馨老師
教牧及信徒領袖學院主任 / 多倫多大學瑞吉斯學院教牧學博士候選人(主修靈修

董智敏牧師
本院教牧系副教授 / 本院教牧及信徒領袖學院總監


A. 學員對象

修讀此科的同學,必須曾修讀「PT526-E/ PT226-E 生命成長」或「PT536-E / PT236-E 生命成長營」。


B. 課程內容

本科目以講授和小組分享進行,並延續PT526-E/PT226-E生命成長一科,與同學一起檢視成長過程的點滴對自身的影響,並且以信仰的角度重建個人身份(Self-identity),同時細察生命中神的臨在與恩典的彰顯。


C. 
科目要求

1. 參考以下範疇,寫一篇反省文章(佔總分90%)︰
你在 
a) 課堂內容
(例如︰
- 在主裡的新身份對你的影響
- 了解及管理情緒
- 人際關係模式
- 溝通模式
- 學習饒恕
- 學習信靠與禱告
- 在群體中學習愛與被愛
- 你希望進深的反省的其他題目)

b) 閱讀中 
c) 參與練習中 
d) 小組互動中 
e) 檢視過去的生命軌跡中

對自己的生命有那些新的發現?
這些新發現對你過去以至將來的生命成長有何影響?
你會有甚麼具體的回應/行動/計劃?

文憑及碩士程度︰7000字
證書、副學士及學士程度︰5000字

2. 閱讀總頁數要求 (佔總分10%)︰
(不能重覆生命成長I之閱讀內容)

文憑及碩士程度︰700頁;
證書、副學士及學士程度︰500頁

**於上課後一個月將反省文章及閱讀總頁數上載到ecampus(功課限期︰9月21日23:59)


D. 參考書目

1. 派克著。張定綺譯。《心靈地圖 : 追求愛和成長之路》。台北:天下文化,1995。

2. 克萊布著。林智娟譯。《破碎的夢》。台北:校園, 2003。

3. 傅士德著。周天和譯。《 屬靈操練禮讚 : 靈性增長之道》。香港:學生福音團契,2001。

4. 帕克•帕爾默著。陳永財譯。《隱藏的整全 : 朝向不再分割的生命》。香港:基道, 2012。

5. 魏樂德,唐•辛普森著。林秀娟譯。《品格的革命 : 重塑屬天的生命》。新北市:校園,2012。

6. 克勞德,湯森德著。劉如菁譯。《成長神學》。台北:校園,2004。

7. 林凱沁著。《一定要原諒嗎?:走出錯待的9個故事》台北:校園。

8. 《情緒,如何療癒:憂慮、憤怒、壓力和憂鬱的15個情緒解答》
      Winning over Your Emotions
      出版社:宇宙光
      作者:諾曼.萊特 (H. Norman Wright)
      譯者:劉如菁

9. 陳傳華。《真饒恕--徹底悔改,實踐復和》。香港:福音證主協會,2020。

10. 古倫神父、吳信如著,鄭玉英譯。《情緒․有關係》。台北 : 南與北文化出版社,2016。

11. 陳校慈著。《人際衝突與靈命塑造》。香港︰基道,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