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531宣教學概論

時間 2026917 – 1126 逢星期三+ 1027(星期一)補堂2:15-5:00pm 101日國慶及29日重陽假期除外),共10 

一、課程內容

宣教學乃為完成上帝使命而發展出來的一門跨科際學科,是從上帝使命的角度對聖經、神學、教會史、宣教史、行為科學(包括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宗教信仰、護教學、傳理學、基督教教育、音樂等學科進行研究及整合而成,目的是深入認識和瞭解上帝使命,以及祂托付教會的宣教使命和差傳工作。本課程旨在幫助學員對宣教和差傳事工有綜覽性的認識,面對急劇轉變的世界,對神所托付的大使命能作出正確的回應。課程內容包括宣教學的基本理論、從聖經和教會歷代的宣教經驗、檢視宣教事工的模式和策略、研究福音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和影響、如何在堂會中推動宣教(差傳)事工及建立教會、神學院、差會、宣教士及工場之間的伙伴關係、怎樣向不同文化群體拓展有效的福音工作和宣教策略,使萬民作主耶穌的門徒,並建立健康的本色化教會。

 

二、課程目標

2.1 擴闊及加深學員對宣教和差傳事工的認識和了解。

2.2 探討華人信徒和教會應如何回應神的宣教使命及如何參與普世宣教使命和差傳事工。

2.3 學習如何跨越不同文化處境,以有效的模式和策略將福音傳給未聽聞福音的群體,帶領他們成為主耶穌的門徒。

三、 課程作業要求

3.1     閱讀要求:

本科閱讀總頁數為600頁,包括參考書、期刊及文章,並於提交專文作業限期或以前提交閱讀記錄表一份。

3.2        認識差會/ 認識宣教士(任選差會或宣教士)

兩至三位同學為一組,揀選一個差會或一個宣教士為認識的目標。(每堂不多於3組)

3.2.1        認識差會

3.2.1.1     若揀選一個差會(包括在港設有/不設有辦事處的西差會/國際差會/華人差會/宗派教會的差會),先上網搜集其資料,若能致電或親到其辦事處訪問了解更佳。

3.2.1.2按修讀學生的人數分配在課堂中用15分鐘,分享介紹此差會情況,請用簡報PowerPoint介紹及按時間許可播放短片,歡迎分發該差會有關的刊物。

3.2.1.3最後修訂好的「認識差會」簡報PPT須於122()功課限期或之前與其他功課一併呈交。

3.2.2        認識宣教士

3.2.2.1若揀選一位已有書籍/文獻/文章出版介紹的在生或已故的中外宣教士,閱讀該宣教士傳記書籍/文獻/文章,用點列式把其生平重要事項,精簡陳述於1-2A4紙上(PPT也可以)。若有照片則用附頁。請詳列出參考書目(書籍/文獻/文章/影音等)資科的出處。

3.2.2.2按修讀學生的人數分配,輪流在課堂上用15分鐘,分享其見證最感人部份,請用簡報Power Point展示圖片、介紹有關書籍及按時間許可播放短片。

3.2.2.3最後修訂好的「宣教士小傳」簡報PPT須於122()功課限期或之前與其他功課一併呈交。

3.3  認識自己(三維福音)

3.3.1於第一堂時{17/9()}透過網上資料做三維福音之測試。

3.3.2在老師的資料表上登記發回來的測試成績。

3.3.3於第二堂時{24/9()}在課堂上了解三維福音之詳情。

3.3.4反思三維福音對同學之傳福音及佈道之影響及以不多於二千字之文字作出報告。1022日上課前繳交

3.4專文作業專文寫作必須清楚提及研究題目、分題、註腳及參考書目(參考書目必須包括最少 5 本中文及英文書、期刊或文章),約 4,000字。122日或之前提交。同學可以從以下兩項中自選一個題目作為研究,並以宣教學的跨科際角度及聖經作反思、討論及應用:

3.4.1研究及分析一間堂會的差傳宣教事工實況(一個地區或宗派也可以,但必須先取得該堂主任或相關負責人的許可與合作),根據該堂會的神學傳統、宣教觀、體制及處境,討論該堂會怎樣繼承神的宣教使命,或加強有效地發展其差傳宣教事工。

3.4.2假若同學有宣教心志,可以書寫「個人參與普世宣教反思計劃書」一份取代專文,內容必須包括聖經基礎、宣教神學反思、個人社會及文化背景因素、工場的需要及特點、個人及家庭的因素、性格與心志的準備、如何接受裝備及實際參與宣教方法等。

 

四、 功課評分

                                                  分數      學習時數

4.1           課堂參與                  10%     1,500 分鐘

4.2           閱讀書本                  10%     700分鐘

4.3           認識差會/
               認識宣教士 (周)
   20%    500分鐘

4.4           認識自己 (潘)      20%    500分鐘

4.5           專文作業  (簡)     40%   1,300分鐘

                                           100%     4,500分鐘


 

五、參考書

1.           陳惠文主編。《普世宣教運動面面觀》。加州桑尼維爾:大使命中心,2006。或英文的Winter, Ralph D., and Steven C. Hawthorne. Perspectives on the World Christian Movement: A Reader, 4th edition. Pasadena, CA: William Carey Library, 2009或最新版本。

2.           莱特著;鄧元尉、祈遇譯、曾錫華審訂。《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關於教會宣教使命的聖經神學》台灣,新北市中和區:橄欖出版有限公司,2011。或Wright, Christopher J. H. The Mission of God’s People: A Biblical Theology of the Church’s Mission.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10

3.           范榮真著。鍾曉文譯。《上帝宣教之民:再思地方教會的目的》。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2005。或Van Engen, Charles. God’s Missionary People. Grand Rapids, MI: Baker Academic, 1991

4.           Bosch, David J. 著,白陳毓華譯。《更新變化的宣教:宣教神學的典範變遷》。台北:華神,1996。或 Bosch, David J. Transforming Mission: Paradigm Shifts in Theology of Mission, 20th anniversary edition. New York: Orbis Books, 2011

5.           湯姆·史蒂芬(Tom A. Steffen), 露易絲·麥金尼·道格拉斯(Lois McKinney Douglas); 張洵宜譯., Tom A. Steffen, and Lois McKinney Douglas. 《跨出舒適圈大挑戰: 宣教士的生活與工作》(Encountering Missionary Life and Work: Preparing for Intercultural Ministry) 台北:華神, 2019

6.           特里、史密斯及安德森。《差傳學概論:認識普世宣教之基礎、歷史與策略》。香港:浸信會。或Terry, John Mark, Ebbie Smith and Justice Anderson, eds. Missi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oundations, History, and Strategies of World Missions. Nashville, TN: Broadman and Holman, 1998

7.           保羅赫伯特著。林秀娟譯。《宣教士的必修課知彼知己的人類學知識》。新北市:華神,2019Hiebert, Paul G. Anthropological Insights for Missionaries.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85

8.           杰森喬治。《三維福音在罪咎、羞耻和懼怕的文化中傳福音》。香港:中華三一出版,2019Georges, Jayson. The 3D Gospel: Ministry in Guilt, Shame, and Fear Cultures.” 2014

9.           里斯托. 阿霍寧(Risto A. Ahonen)著 。 李德裕譯。《二十一世紀的宣教: 普世宣教的神學論據》。香港:道聲出版社,2017

10.       沃爾納.米胥克(Werner Mischke)鄭素芳譯。《世界等待的福音﹔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發揮宣教影響力The Global Gospel: Achieving Missional Impact in Our Multicultural World)。 新北市: 中華福音神學院,2022

11.       玄雲宏 著。宣教的生態系統: 如何進行有效的宣教Chu ban. Paradise, PA: 基督使者協會, 2020

12.       邱顯正著鄭毓淇譯。《羞辱到榮耀:世界觀與客家福音的再思》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2019

13.       莊祖鯤。《宣教神學》。Paradise, PA: 基督使者協會,2004

14.       莊祖鯤。《宣教歷史》。美國︰基督使者協會,2004

15.       莊祖鯤。《宣教與文化》。美國:基督使者協會,2004

16.       陳方。《華人教會新異象:跨文化差傳事工的準備》。香港: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1997

17.       周振賢著。蘇心美譯《跨文化事奉錦囊》(增訂版)。香港:海外基督使團,2016

18.       林安國。《差傳之道》,修訂版。香港:華傳,2011

19.       羅渣堅尼著(Roger S, Greenway)。態黃惠玲譯。《差傳透視異象、挑戰、策略》。香港:差傳事工聯會,2006

20.       黃鄧敏主編。《21世紀基督徒裝備100課》香港。世界華福,2005

21.       連達傑、梁永強、洪雪良。《反思華人/香港教會宣教的得與失》。香港:浸會,2013

22.       湯姆史蒂芬,露易絲麥金尼道格拉斯。《跨出舒適圈大挑戰:宣教士的生活與工作》。新北市中華福音學院,20191月初版。

23.       賈禮榮著。黃彼得譯。《宣教學概論:宣教聖工之基本認識》。台北:中信,1982

24.       賈禮榮著。黃彼得譯。《宣教學概論:宣教與文化》。台北:中信,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