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目:TH572-E / TH772 社會倫理
上課日期:2025年9月17日至 2025年12月3日
(逢星期三,10月1日及10月29日停課,共10課)
上課時間:7:00pm - 9:30pm (香港時間)
上課形式:實體 + Zoom,並提供錄影
(錄影回看期:一星期)
第十堂結束前,每一堂的錄影都只限一星期回看
第十堂結束後,會開放所有課堂錄影,直到功課限期
教 授:王家銘老師
神學士,建道神學院,2014
A. 課程目標
幫助信徒從基督信仰角度思考現今社會上幾個較為備受爭議的課題,幫助同學對相關課題建立出屬於自己的獨立思考。
B. 課程內容
本課程主要探討生命倫理、性倫理和經濟倫理三個範疇中較為受關注的課題。本課程的進路注重聖經、神學及現今處境之間的對話,目標是要為同學建立一個同時具備厚實之信仰基礎,以及能夠對應時代挑戰的基督徒倫理立場。
C. 科目要求
1. 專題寫作文章(30%)
同學需要在2025年12月3日(第十堂)前呈交一份約3,000字的專題寫作文章。
專題寫作文章題目為:為甚麼要有基督教社會倫理?
同學需要就自己的見解,綜合本科知識與參考資料,提出豐富且具說服力理由。
網上校園將提供了以下五篇參考文章:
i) 王美秀:《當代基督宗教社會關懷》(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06),頁1-62。
ii) 羅文著,董俐元譯:《基督教倫理學要點指南》(新北市:聖經資源中心,2012),頁179-212。
iii) 關啟文:〈現代社會可以訴諸宗教理由嗎?─再思公共理性〉,關啟文、蔡志森編:《基督教與現代社會的爭論 : 道德, 政治與宗教右派》(香港:天道,2012),頁217-262。
iv) 丘建峰,阮美賢編:《社會倫理(一)》(香港 :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2017),頁1-42。
v) 謝志斌:《多元與正義的社會:漢語基督教倫理的詮釋》(香港:道風書社,2023),頁17-33。
2. 斯托特著,劉良淑譯。《C型觀點 ─ 基督徒改變社會的行動力》。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9。(BT 738 .S77c 2009 )
3. 關啟文。《基督教倫理與自由世俗社會》。香港:天道書樓,2007。(BJ 1258 .C5 G8 2007 )
4. 謝志斌。《多元與正義的社會 : 漢語基督教倫理的詮釋》。香港:道風書社, 2023。(BJ 1251 .X84 2023 )
2. 區結成。《生命倫理的四季大廈》。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R 724 .O8 2019 )
3. 葉菁、葉應霖。《給我一個Baby:從不育到人工生育》。香港:宣道,2013。(RG 133.5 .Y4 2013 )
4. 邁可‧桑德爾著,黃慧慧譯。《反對完美 ─ 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台北:博雅書屋,2013。(QH 438.7 .S25c 2013 )
5. 黃伯和主編。《善終的爭議 : 有關《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神學倫理省思》。臺南市:恩惠文教基金會,2023。(R 726 .S53 2023)
2. 丘建峰、何奇耀編。《婚姻倫理(二)》。香港:聖神修院神哲學院,2015。(BT 706 .H86 2017 v.2)
3. 柯志明。《無所謂[同性婚姻]:婚姻的本性與價值》。新北市:橄欖,2016。(HQ 1033 .K4 2016 )
4. 柯志明著。《愛之義:婚姻、性愛倫理神學文集》。臺北:臺灣基督徒學會,2008。(BT 706 .K4 2008 )
5. 郭偉聯。《情‧慾‧線 ─ 神學、文化與倫理析論》。香港:德慧文化,2018。(BT 708 .G86 2018 )
6. 黃厚基。《同性戀的十字架2 ─ 從生命掙扎的叩問到靈性的願景》。香港:印象文字,2017。(BR 115 .H6 H83 2017 )
7. 黃國維。《家庭神學 ─ 獨身、婚姻和家庭的神學反思》。新北市:校園書房,2022。(BT 707.7 .H83 2022 )
8. 羅秉祥、龔立人著。《同性戀的十字架 ─ 倫理學者的對話與交鋒》。香港:印象文字 / 香港基督徒學會,2013。(BR 115 .H6 L57 2013 )
9. 關啟文。《同性與變性 ─ 評價同性戀運動和變性人婚姻》。香港:宣道出版社,2015。(HQ 75.15 .G83 2015 )
2. 葉兆輝。《香港貧窮問題真相》。香港:中華書局,2017。(HV 4153 .A3 I7 2017 )
上課日期:2025年9月17日至 2025年12月3日
(逢星期三,10月1日及10月29日停課,共10課)
上課時間:7:00pm - 9:30pm (香港時間)
上課形式:實體 + Zoom,並提供錄影
(錄影回看期:一星期)
第十堂結束前,每一堂的錄影都只限一星期回看
第十堂結束後,會開放所有課堂錄影,直到功課限期
教 授:王家銘老師
神學士,建道神學院,2014
道學碩士,建道神學院,2016
神學碩士,建道神學院,2018
播道會康福堂,半職傳道,2014-2019
哲學博士研究生,建道神學院,2019-2021
哲學博士(候選人),建道神學院,2021-
A. 課程目標
幫助信徒從基督信仰角度思考現今社會上幾個較為備受爭議的課題,幫助同學對相關課題建立出屬於自己的獨立思考。
B. 課程內容
本課程主要探討生命倫理、性倫理和經濟倫理三個範疇中較為受關注的課題。本課程的進路注重聖經、神學及現今處境之間的對話,目標是要為同學建立一個同時具備厚實之信仰基礎,以及能夠對應時代挑戰的基督徒倫理立場。
C. 科目要求
1. 專題寫作文章(30%)
同學需要在2025年12月3日(第十堂)前呈交一份約3,000字的專題寫作文章。
專題寫作文章題目為:為甚麼要有基督教社會倫理?
同學需要就自己的見解,綜合本科知識與參考資料,提出豐富且具說服力理由。
網上校園將提供了以下五篇參考文章:
i) 王美秀:《當代基督宗教社會關懷》(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06),頁1-62。
ii) 羅文著,董俐元譯:《基督教倫理學要點指南》(新北市:聖經資源中心,2012),頁179-212。
iii) 關啟文:〈現代社會可以訴諸宗教理由嗎?─再思公共理性〉,關啟文、蔡志森編:《基督教與現代社會的爭論 : 道德, 政治與宗教右派》(香港:天道,2012),頁217-262。
iv) 丘建峰,阮美賢編:《社會倫理(一)》(香港 :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2017),頁1-42。
v) 謝志斌:《多元與正義的社會:漢語基督教倫理的詮釋》(香港:道風書社,2023),頁17-33。
同學可以參考上列5篇文章以外的其他資料,完成這份專題寫作文章。
根據本院《神學研究指南》,學術文章寫作,凡引用他人觀點,必須標明註釋,並詳列完整參考書目。
2. 倫理立場專文 (70%)/ ThM (100%)
同學需要在2026年1月5日前呈交一份約6,000字 (ThM 10,000字) 的倫理立場專文。
專文題目必須從以下六個倫理論述之中選取其一:
i) 基督徒應支持長期受極度痛苦且無治癒希望的病人,可以選擇安樂死。
ii) 基督徒應支持未婚伴侶可以合法透過同體人工授孕(IUI)生育子女。
iii) 基督徒應支持政府立法,禁止父母在子女成年前離婚,以維護家庭穩定及兒童福祉。
iv) 基督徒應支持準父母可以透過基因編輯技術,糾正胚胎中的遺傳性疾病,以提升人類生命福祉。
v) 基督徒應支持同性伴侶可以在法律上獲得等同於異性婚姻的民事結合權利。
vi) 基督徒應支持教會將最少十分一資產用於關懷貧窮鄰舍的服務,並提供身心靈的全人關懷。
倫理立場專文必須就上述其中一個倫理論述表達贊成或反對的立場,並且建基於基督教社會倫理基礎之上,詳細說明對於該立場的支持理由。(神學碩士ThM程度的專文,必須詳細參考、分析和討論天主教對於相關議題的倫理觀點。)
假如同學希望自行設計另一個倫理論述進行專文寫作,必須在第五堂(2025年10月22日)前提出申請並獲得批准,否則功課分數將會扣減1個Subgrade (A🡪A-)。
D. 教科書及參考書目
- 基督教社會倫理緒論
2. 斯托特著,劉良淑譯。《C型觀點 ─ 基督徒改變社會的行動力》。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9。(BT 738 .S77c 2009 )
3. 關啟文。《基督教倫理與自由世俗社會》。香港:天道書樓,2007。(BJ 1258 .C5 G8 2007 )
4. 謝志斌。《多元與正義的社會 : 漢語基督教倫理的詮釋》。香港:道風書社, 2023。(BJ 1251 .X84 2023 )
- 基督教生命倫理
2. 區結成。《生命倫理的四季大廈》。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R 724 .O8 2019 )
3. 葉菁、葉應霖。《給我一個Baby:從不育到人工生育》。香港:宣道,2013。(RG 133.5 .Y4 2013 )
4. 邁可‧桑德爾著,黃慧慧譯。《反對完美 ─ 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台北:博雅書屋,2013。(QH 438.7 .S25c 2013 )
5. 黃伯和主編。《善終的爭議 : 有關《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神學倫理省思》。臺南市:恩惠文教基金會,2023。(R 726 .S53 2023)
- 基督教性與婚姻倫理
2. 丘建峰、何奇耀編。《婚姻倫理(二)》。香港:聖神修院神哲學院,2015。(BT 706 .H86 2017 v.2)
3. 柯志明。《無所謂[同性婚姻]:婚姻的本性與價值》。新北市:橄欖,2016。(HQ 1033 .K4 2016 )
4. 柯志明著。《愛之義:婚姻、性愛倫理神學文集》。臺北:臺灣基督徒學會,2008。(BT 706 .K4 2008 )
5. 郭偉聯。《情‧慾‧線 ─ 神學、文化與倫理析論》。香港:德慧文化,2018。(BT 708 .G86 2018 )
6. 黃厚基。《同性戀的十字架2 ─ 從生命掙扎的叩問到靈性的願景》。香港:印象文字,2017。(BR 115 .H6 H83 2017 )
7. 黃國維。《家庭神學 ─ 獨身、婚姻和家庭的神學反思》。新北市:校園書房,2022。(BT 707.7 .H83 2022 )
8. 羅秉祥、龔立人著。《同性戀的十字架 ─ 倫理學者的對話與交鋒》。香港:印象文字 / 香港基督徒學會,2013。(BR 115 .H6 L57 2013 )
9. 關啟文。《同性與變性 ─ 評價同性戀運動和變性人婚姻》。香港:宣道出版社,2015。(HQ 75.15 .G83 2015 )
- 基督教經濟倫理
2. 葉兆輝。《香港貧窮問題真相》。香港:中華書局,2017。(HV 4153 .A3 I7 2017 )
- Teacher: 教牧及信徒領袖學院/市區校園同工-王家銘 STA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