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目:CO533-E 創傷與輔導     
上課日期:2025年9月18日至 2025年11月20日
                  (逢星期四,共10課)
上課時間:7:00pm - 9:30pm (香港時間)
教        授:陳張美薇博士
上課形式:實體 + Zoom,並提供錄影
                   (錄影回看期:一星期)


A. 學員對象

輔導工作者、牧者


B. 課程目標

課堂結束時,同學們將能夠:
1. 理解創傷的定義、類型及其對個體和家庭的心理、生理和靈性影響。 
2. 了解大腦對創傷反應所涉及的神經生物學過程。
3. 認識到負面童年經歷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對人的影響。
4. 初步了解創傷恢復的各種治療方法。
5. 掌握創傷知情輔導在教會及專業輔導中的原則與實務。 
6. 整合聖經教導為創傷恢復提供靈性框架。


C. 課程內容

在我們周圍,許多人經歷著不同類型的創傷,而我們往往不知道如何面對這些受創傷的人。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創傷所帶來的影響。 本課程旨在從多個角度理解創傷,通過定義創傷的類型並探討其對個體和家庭的心理、生理和靈性影響。 學生們將掌握創傷知情輔導的原則和技巧,以有效支援那些受創傷影響的人。此外,課程還將整合聖經教導,為創傷恢復提供靈性框架。


D. 科目要求

1. 閱讀

完成閱讀教科書,寫一份1000字的閱讀報告,並在閱讀報告最後匯報閱讀的進度。(40%)

2. 個案研究(30%)

選擇一個涉及受創傷影響的個人或社區的案例研究 (聖經中的人物或是真實生活中的個案)。
i) 描述及分析創傷的情況(需要注意保密)
ii) 確定創傷類型
iii) 提出以心理學原理和聖經真理為依據的輔導策略
iv) 創傷恢復的可能性
v) 對於創傷及恢復的屬靈反思
vi) 個案研究2000-2500字(英文 1400 – 1700字),需要為學術參考資料作出注腳。
vii) 在個案研究的最後寫出字數。

3. 個人反思專文(20%)

在課程中寫兩篇反思專文,針對課堂中的教導內容及閱讀材料,作出自我反思, 內容主要包括:
i) 在未上課堂之前,創傷對你來說是什麼?當你或你所認識的人面對創傷時,你又是如何反應?
ii) 在課堂中有哪些內容對你以上的想法有所改變?
iii) 個人反思專文字數為1000-1500字一篇。

4. 出席及討論(10%)

出席課堂並在課堂中積極參與。


E. 教科書

1. Van der Kolk, Bessel. (2014). The Body Keeps the Score: Brain, Mind, and Body in Healing of Trauma.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2. 貝塞爾.范德寇。譯者:劉思潔。 (2017)。【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The Body Keeps the Score. 台灣: 大家出版.


F. 參考書目

1. Allender, D. B. (2015). Healing the wounded heart: The heartache of sexual abuse and the hope of transformation. WaterBrook Press.

2. Barker, P. A. (2019). Tackling Trauma: Global, Biblical, and Pastoral Perspectives. Carlisle: Langham Creative Projects.

3. Gingrich, Heather Davediuk. (2020). Restoring the Shattered Self: A Christian Counselor’s Guide to Complex Trauma. Downers Grove, Illnois: IVP Academic.

4. Grosch-Miller, C. A. (2021). Trauma and pastoral care: a ministry handbook. Norwich: Canterbury Press.

5. Herman, J. L. (2015). Trauma and recovery. New York: Basic Books.

6. Jones, S. (2009). Trauma and grace: Theology in a ruptured world.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7. Langberg, Diane. (2015). Suffering and the Heart of God: How trauma destroys and Christ restores. NC: New Growth Press.

8. Owens, E., & Owens, J. (2021). Healing what's hidden: Practical steps to overcoming trauma. Revell.

9. Nouwen, H. J. M. (2013). The wounded healer: Ministr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Doubleday Image Book). Doubleday.

10. 布魯斯.D.培理、歐普拉.溫芙蕾 (Bruce D. Perry, Oprah Winfrey) (2021) 。《你發生過什麼事:創傷如何影響大腦與行為,以及我們能如何療癒自己》。康學慧譯。悅知文化,2022。

11. M. Katherine Hudgins (2020) 。《創傷後壓力障礙症的經驗性治療:治療性螺旋模式》。陳信昭、王環莉、張莉莉、郭敏慧、張麗鳳、曾正奇譯。心理出版社。

12. 史蒂文.索斯威克、丹尼斯.查尼、喬納森.德皮耶羅 (Steven Southwick, Dennis Charney, Jonathan DePierr) (2023)。《韌力:釋放創傷、挺過挫折,在逆境中前進的復原力》。郭約瑟譯。啟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