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基督新教為中心,課程除了從歷史角度重構百多年來基督教在香港的發展特色,也嘗試循專題進路,重構及評估基督教與香港社會的關係。

 

課程目標

 認識基督新教在香港的歷史發展

從歷史脈絡探討及了解香港基督教現況

培育本地歷史的意義及尋找集體記憶

 

教科書

黃彩蓮。《香港閩南教會研究》。香港:建道神學院,2005

邢福增:《香港基督教史研究導論》。香港:建道神學院,2004

陳智衡:《太陽旗下的十架:香港日治時期基督教會史(19411945)》。香港:建道神學院,2009

梁家麟。《福音與麵包──基督教在五十年代的調景嶺》。香港:建道神學院,2000

陳智衡。《建道神學院學生佈道團百年史》。香港:建道神學院,2018

邢福增。《變局下的徘徊:從戰後到後九七香港教會社關史論》。香港:印象文字,2018

劉紹麟。《解碼香港基督教與社會脈絡:香港教會與社會的宏觀互動》。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8

 ** 凡是建道神學院出版的書籍,在長洲或灣仔市區校園都提供優惠價格給同學選購。

課程大綱

14/9  香港基督教會的開基

21/9  華人教會的自立

28/9  香港日治時期基督教會(1941-1945

5/10 德國傳教士與香港教會(胡健斌老師)

12/10 教會史導賞團(中上環)

19/10  難民與香港教會

2/11 基督教的社關與關社青年與教會發展

9/11青年與教會發展

16/11 教會合一與新舊神學分歧

23/11 1997年政權移交問題與香港教會

課程要求:

功課,閱讀感想與學期專文

一.閱讀其中兩本教科書,並撰寫兩篇信仰反省,但毋須重複書本內容(各1000字)
二・學期專文一篇(5000字),題目自訂

自己教會歷史(選擇某宗派堂會,搜集有關資料,輔以口述歷史訪問,就其發展歷史作出整理及論析),或

自選題目(可以是人物、機構、時代等歷史脈絡的分析,選題不能太闊,建議先詢問老師意見

 

交功課日期: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