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512 系統神學 (二) 廖炳堂牧師/博士
1. 目標:
本科探討系統神學的三個和救恩有最直接關係的課題﹕人論(包括罪論)、基督論和救贖論。除了幫助同學明白和持守福音信仰的思考方法外,也嘗試比較不同的神學觀點,使同學對這些關于信仰核心的課題有合乎聖經、全面和系統性的瞭解,成爲他們世界觀和屬靈觀的扎實基礎。作爲系統神學的第二季學科,同學應學習獨立研習和思考神學課題,認識福音派的神學視野,幷培養批判分析的思維。
2. 課本:
l 邁克.何頓著 ; 麥種翻譯小組譯.2016.【基督徒的信仰:天路客的系統神學】(英文版= South Pasadena:美國麥種傳道會Horton, Michael S. 2011. The Christian Faith: A Systematic Theology for Pilgrims on the Way. Zondervan)* 或
l 古德恩 (Wayne Grudem) 2010。【系統神學】。更新傳道會。(英文版= Grudem, Wayne. 1994. Systematic Theolog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3. 內容:
l 人論 (Anthropology)和罪論 (Hamartiology)﹕神的形像、性別意義、人的本質和構成、苦罪世界、集體性的罪、神人之約與道成肉身
l 基督論(Christology)和救贖論 (Soteriology)﹕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基督的工作與救贖、贖罪論與拯救論
4.1 閱讀:閱讀課本及指定參考書最少400頁(專文研究參考不計算在內)。第1次於「個人觀點短文」末頁交,頁數需完成200頁或以上之閱讀。第2次附研究專文末頁交。須完成所有閱讀。
閱讀記錄表(請附于功課末頁)
書名 |
從?頁至?頁, 共?頁 |
共用了?小時 |
1. A 2. …
|
總計:________________ |
總計:________________ |
4.2. 個人觀點短文(佔20%): 2人研讀互助小組共2次討論:討論A. 1次關于「課本」某題目、及B. 討論專文功課1次,每次起碼1小時。各人必須先閱讀才討論,討論後交個人對A題目的觀點、經文及理據1份,共500-750字; 第5堂交電子版。
。4.3. 個人研究專文(佔80%):撰寫一篇學期論文,必須按正、反、立、破四方面研究及論述,必須列明全文字數。中文約5500字, 學期最後交功課日交。必須符合專文格式, 包括注脚及書目, 詳情按照【神學研究指南】(建道)
以下題目二選一:
A. 比較及評析加爾文主義和阿民念主義之五點分歧(特別留意釋經之準確性)。
l (必讀書目)邁克.何頓(Michael Horton) , 羅杰.奧爾森(Roger E. Olson)著 ; 韓黃梓恩, 周良譯. 2017【支持加爾文主義/反駁加爾文主義】 South Pasadena, Calif. : 美國麥種傳道會.
l (參考書目): 加爾文主義:中譯本:伯特納著。趙中輝譯。【基督教預定論】。改革宗翻譯社, http://rtf-usa.com/media/page/page/8/4.pdf; http://www.guizheng.net/tushu/jiduyuding/index.html
l (參考書目): 阿民念主義:陳顯宗。〈探討當代莫林那主義如何有助消解:上帝主權和人類自由意志之論爭〉。建道神學院神學碩士論文,2013。https://www.dropbox.com/s/2z9x52a85n04dxt/%E8%AB%96%E6%96%87%E7%B5%82%E6%A5%B5%E5%AE%9A%E7%A8%BF%20%2820.11.2013%29.doc# ; 李錦綸著。2006。【道成肉身救贖源 : 獻給中國的教會神學】臺北 : 中福。
B. 比較及評析二元人觀和三元人觀
1. 二元人觀(靈魂和身體):
l (必讀書目):古德恩, 艾利克森。另參大部份福音信仰之系統神學之中文教科書的人觀一課。
l (必讀書目)林榮洪。2003。【屬靈神學-倪柝聲思想的研究】。宣道。*
l 另參梁家麟有關倪柝聲之論著, 及其他。
2. 三元人觀(靈、魂和身體):
l 真理辯正網站中多篇神學性文章支持倪柝聲之三元人觀, (必讀書目)包括: 「人的三重本質」; 「二元論與三元論的探討」, https://cftfc.com/%e7%9c%9f%e7%90%86%e8%be%a8%e6%ad%a3/, 2020.12.31.
l 另參倪柝聲全集之(卷15, 16)【屬靈的人】一書(必讀書目), http://www.jonah ome.net/files/nee/index.htm, 2020.12.31.
評分標準:
學術研究討論內容有正、反、破、立四方面,同學贊同或批評各種理念, 應列出幷討論雙方之釋經準確性及推理方式, 再行比較, 特別以釋經爲最高準則。
部份網上版書籍未必已妥善處理版權事宜,只供少量參閱,常用者應購買硬本, 支持基督教出版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