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科目目標
探討近代靈恩運動之歷史及發展,並從神學及實踐角度,評估這運動中一些主要的觀點和行為表現
1. 靈恩運動的歷史發展階段和分支
2. 靈恩的釋經和神學進路
3. 以基督為中心之聖靈工作觀
4. 終止論
5. 靈恩運動課題:靈洗和聖靈充滿、方言、超自然恩賜 、新約先知預言 、神醫與權能佈道、趕鬼與地域邪靈 、內在醫治、新使徒運動
二、科目安排
講授老師:廖炳堂博士 本院神學系教授(影片講授)
指導老師:王家銘老師 本院神學碩士校友
科目統籌:李美儀女士 本院神學碩士校友
日期: 2021 年 6 月 11 日 至 2021 年 9 月 9 日(十三週)
程度:三學分/文憑科目(學分可以轉入本院文憑/碩士程度課程)
三、學習模式
1. 講授影片:同學可以透過互聯網收看本科講授影片,影片已經剪裁、分段,節省不少休息停頓、現場翻閱資料的時間,而且配有同步簡報,同學可以重複收看影片。
2. 小組討論:同學分為小組,每組有導師於網上指導討論及學習技巧。旁聽組別不設導師。
3. 個人專文:根據科目心得撰寫專文
4. 公開討論:根據講授影片內容進行公開討論。
四、教科書
廖炳堂。《五旬宗及靈恩運動 ─ 研究導論及趨勢評估》。香港:天道,2021。
Burgess, Stanley M. ed.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Pentecostal and Charismatic Movements . Rev. and expanded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2.
五、科目要求 (文憑及碩士)
1. 必須閱讀全本教科書(連附錄共340頁)及選讀主要參考書的其中200頁。學期完結時,呈交閱讀記錄(頁數、日期)。(10%)
2. 個人專文 (90%):只需選擇a. 或 b. 其中一項。廖博士會將質素佳的專文收錄在他的「靈恩運動研究電子資料庫」中,供教學及鼓勵研究之用。同學可選擇不被收錄,請於首頁註明即可,放心不會影响評分。
a. 靈恩運動中個別現象和議題之探討及神學分析
從以下六個靈恩運動的個別現象或議題中,選取一個進行深入的神學探討。
可以選擇的現象或議題包括:方言恩賜、屬靈爭戰與地域邪靈、祈禱與內在醫治、聖靈充滿、先知預言及神蹟醫治。
第三週前:選定想要探討的現象或議題,閱讀相關文獻及書籍。
第五週前:呈交「探討現象或議題」的基本介紹文章,包括該靈恩現象或議題的定義、聖經根據、神學意義,並附以探討該現象或議題重要著作。1000字以內。(20%)
第十三週:呈交「神學分析文章」,全面分析並深入探討該靈恩現象或議題之神學基礎及信仰意義,並嘗試從傳統福音派神學角度作正反面評估。請參考書目中有關傳統福音派神學角度之書籍。約5000字。(70%)
b. 靈恩派領袖「人物介紹」及神學思想分析文章
選取一位有相當著作的靈恩派領袖,研究他的靈恩神學思想淵源、特點、在靈恩運動中的定位和影響。請注意要分析他的神學背景、著作註腳與社會/教會/機構連繫。毋須重複上一份功課的內容。可引述別人的評論,自己再作分析總結。
第三週前:選定研究對象。開課後老師會提供已研究名單,避免重複。上報至「人物介紹討論區」。
第五週前:開始大量閱讀有關之著作和資料,呈交「人物介紹」。[1] 1000字以內。(20%)文章內容需要包括:i. 背景(思想來源、神學與社會背景) ii 靈恩神學思想重點 iii 列出全部著作名單
第十三週:呈交「神學分析文章」,全面分析研究對象之靈恩神學的思想框架,並從傳統福音派神學角度作正反面評估。請參考書目中有關傳統福音派神學角度之書籍。(約5000字,70%)
五、科目要求 (證書及學士)
1. 必須閱讀全本教科書(連附錄共340頁)及選讀主要參考書的其中100頁。學期完結時,呈交閱讀記錄(頁數、日期)。(10%)
2. 個人專文 (90%):只需選擇a. 或 b. 其中一項。廖博士會將質素佳的專文收錄在他的「靈恩運動研究電子資料庫」中,供教學及鼓勵研究之用。同學可選擇不被收錄,請於首頁註明即可,放心不會影响評分。
a. 靈恩運動中個別現象和議題之探討及神學分析
從以下六個靈恩運動的個別現象或議題中,選取一個進行深入的神學探討。
可以選擇的現象或議題包括:方言恩賜、屬靈爭戰與地域邪靈、祈禱與內在醫治、聖靈充滿、先知預言及神蹟醫治。
第三週前:選定想要探討的現象或議題,閱讀相關文獻及書籍。
第五週前:呈交「探討現象或議題」的基本介紹文章,包括該靈恩現象或議題的定義、聖經根據、神學意義,並附以探討該現象或議題重要著作。1000字以內。(20%)
第十三週:呈交「神學分析文章」,全面分析並深入探討該靈恩現象或議題之神學基礎及信仰意義,並嘗試從傳統福音派神學角度作正反面評估。請參考書目中有關傳統福音派神學角度之書籍。約4000字。(70%)
b. 靈恩派領袖「人物介紹」及神學思想分析文章
選取一位有相當著作的靈恩派領袖,研究他的靈恩神學思想淵源、特點、在靈恩運動中的定位和影響。請注意要分析他的神學背景、著作註腳與社會/教會/機構連繫。毋須重複上一份功課的內容。可引述別人的評論,自己再作分析總結。
第三週前:選定研究對象。開課後老師會提供已研究名單,避免重複。上報至「人物介紹討論區」。
第五週前:開始大量閱讀有關之著作和資料,呈交「人物介紹」。[1] 1000字以內。(20%)文章內容需要包括:i. 背景(思想來源、神學與社會背景) ii 靈恩神學思想重點 iii 列出全部著作名單
第十三週:呈交「神學分析文章」,全面分析研究對象之靈恩神學的思想框架,並從傳統福音派神學角度作正反面評估。請參考書目中有關傳統福音派神學角度之書籍。(約4000字,70%)
六、修課進度表
週次 |
日期 |
建議進度 |
活動/期限 |
1 |
11-17/6 |
歷史和發展 |
登入科目、閱讀開課通告以及分組 |
2 |
18-24/6 |
釋經基礎 |
|
3 |
25/6-1/7 |
基督為中心之聖靈觀 |
1/7 選定『現象或議題介紹』或『人物介紹』,並上報在「現象/議題或人物介紹討論區」 |
4 |
2-8/7 |
靈洗與聖靈充滿 |
|
5 |
9-15/7 |
聖靈、教會和恩賜 |
15/7 呈交『現象或議題介紹』或『人物介紹』文章,並上報在「呈交現象/議題或人物介紹」功課欄 |
6 |
16-22/7 |
終止論 |
|
7 |
23-29/7 |
權能佈道與神醫 |
|
8 |
30/7-5/8 |
趕鬼與地域邪靈 |
|
9 |
6-12/8 |
內在醫治 |
個案討論 |
10 |
13-19/8 |
新使徒運動 |
個案討論 |
11 |
20-26/8 |
|
|
12 |
27/8-2/9 |
|
|
13 |
3-11/9 |
|
11/9 呈交 |
- Teacher: WONG KA MING DP-DP1901-R00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