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Course Syllabus)
PT 516 講道法(三)
建道神學院 2021-22年度 冬季
講師:呂焯安牧師 (ThM, EdD) 電郵:luico@abs.edu 辦公室:翟輔民樓 500室
學科簡介
在講道法(一)和(二)的基礎上,完善從經文到講章、及從講章到宣講的流程,讓學生能夠融會貫通在流程中所牽涉的各樣元素;並裝備學生建立一個終身學習宣講的旅程。(報讀同學必須修畢「講道法(一)和(二)」;學員上限為15人)
學科目標
在完成這學科後,學員應該能夠 . . .
A. 清楚表達宣講的事奉與牧養職事和神學的關係
B. 藉反思會衆的處境和影響會衆的大環境,鑒別出宣講的語境特性
C. 宣講具備以下特性的講章:忠於經文、主旨清淅、活潑有趣、及針對性強的
D. 建構一個具體可行的,終身學習宣講的計劃
學科指定教科書(Elements of Preaching 「構思講道」系列)
A. Ronald J. Allen, Thinking Theologically: The Preacher as Theologian (中譯: 《神學土 壤:講員也是神學家》香港:文藝,2013),viii + 148 pp.
B. James R. Nieman, Knowing the context : frames, tools, and signs for preaching (中譯: 《認識處境:宣講的框架、工具和符號》香港:文藝,2013),xi + 140 pp.
C. Mary F. Foskett, Interpreting the Bible : approaching the text in preparation for preaching (中譯:《詮釋聖經:預備宣講的解經進路》香港:文藝,2013),x + 118 pp.
D. Marvin A. McMickle, Shaping the claim : moving from text to sermon (中譯: 《剪裁有 道:從經文到講章》香港:文藝,2013),xvii + 107 pp.
E. O. Wesley Allen, Jr., Determining the form : structures for preaching (中譯:《決定形 式:宣講的結構》香港:文藝,2014),xv + 113 pp.
F. Jennifer J. Lord, Finding language and imagery : words for holy speech (中譯:《選詞 會意:神聖言說的字詞》香港:文藝,2015),xiii + 130 pp.
G. Teresa L. Fry Brown, Delivering the sermon : voice, body, and animation in proclamation (中譯:《傳講聖道:宣講的聲音、身體和動態》香港:文藝,2015),xi + 145 pp.
H. Melinda A. Quivik, Serving the Word : preaching in worship (中譯:《話語服 侍:崇拜中 的宣講》香港:文藝,2015),xiii + 148 pp.
作業要求
A. 閱讀指定教科書(25%)
按編定日程,完成閱讀指定教科書後;採用「5-4-3-2-1法」去為其中的兩本書做總結。 有關「5-4-3-2-1法」和一個實例樣本,詳見頁5-9。
B. 講章評議(15%)
閱讀老師所派發的三篇講章,並按評估表的格式評議各篇講章。
C. 堂上宣講(40%)
按小組所選定的經文,撰寫一篇講章全文,並在課堂上宣講(時間是15分鐘)。講章於宣講前一星期電郵給老師。同學在宣講時會錄影。老師及其他同學會在宣講後給予點 評;同學也要在課堂後翻看錄影,並做一份自我評估,連同講章一併提交老師。
D. 撰寫講章(20%)
在下列所選的經文中(都是耶穌所講的比喻),選取其中一段,書寫一篇講章(講章後附五本參考書目)。除講章外,也需要簡單介紹宣講的場景:針對的社會情境、教會的背景、及聚會的性質;和受衆的一些背景等。(講章約長25-30分鐘)
1. 兩個負債人的比喻(路七36-50)
2. 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 (路十25-37)
3. 大筵席的比喻 (路十四15-24)
4. 不義的管家的比喻 (路十六1-13)
5. 交銀與十僕的比喻 (路十九11-27)
【參考專文:陳耀鵬,〈比喻的敍述故事式講道〉;《教牧期刊》第26期(05/2009),頁77- 118,香港建道神學院。】
【特別注意事項】
(1) 有關出席課堂的條例。學員應該盡可能出席所有的課堂(按學生手冊規定:每一科的上課率,其缺席不得超過十分之一。否則自動取消學分。)當然,在出席每堂課時,也應當準時。由於出席和準時是任何專業的基本操守,故本人鼓勵學員在建道時已經建立並維持這些良好的習慣。當然,因為不可預見的緊急或意外事故而導致遲到或缺席是可以理解的,但學員也有責任在事後向本人交代。假若沒有任何合理的原因而遲到,超過兩次就會導致總成績降低一級(如A-會變為B+)。這條例只適用於本科。
(2) 出席的定義:明顯地出席最基本的意義就是在課堂上「現身」。但理想地,出席還包括學員是在一個清醒和專注的狀態。此外,無論學員對課堂的感覺或其思想狀況如何,在課堂上絕對不應做本科以外的功課,或閱讀本科以外的書本。這對於教授是不尊敬,也會影響及妨礙別人的學習,所以是不能接受的。若學員對本科的教學有任何意見,歡迎隨時向本人提出。任何有助於增進學習果效的意見,本人至感歡迎。
(3) 所有作業敬請準時繳交,若沒有事先得到教授許可/沒有向教務處申請延期,遲交作業一概不收。假若學員對作業要求有不明白地方,他/她有責任向教授了解清楚,不要隨意亂猜亂做,徒然浪費時間,費時失事。
學科進度大綱
日期 |
學習活動 |
閱讀 / 分享準備 |
分組討論 / 宣講 |
28/12 |
學科簡介 / 計劃學習進度 /自我介紹 / 教學重點:
|
*各同學預備個人得救見証(3分鐘),於下週課堂上分享,並要呈交講稿 指定教科書 A 同學分享(2位) |
設定分組 編訂閱讀指定教科書總結分享,和同學宣講的日程次序 |
04/01 |
同學分享得救見証 / 2位同學分享教科書 A總結及討論:宣講者的神學對宣講的影響 |
*各同學預備一個3分鐘故事,於下週課堂上分享,並要呈交講稿 指定教科書 B 同學分享(2位) |
分組:各組選一段經文(出14章;民13章;書9章;撒上8章;王上19章),預備宣讀 |
11/01 |
同學分享得3分鐘故事 / 2位同學分享教科書 B總結及討論: 認識處境和會衆 |
指定教科書 C 同學分享(2位) |
分組:各組就上週所宣讀的經文,找出其中的主旨,並設定宣講的主題 |
18/01 |
(學院祈禱日) |
(學院祈禱日) |
(學院祈禱日) |
25/01 |
2位同學分享教科書 C總結 及討論:預備宣講的解經進路 |
指定教科書 D 同學分享(2位) |
分組:各組就同一段經文,在所定的主旨下,寫下講章的命題和大綱重點 |
01/02 |
(農曆新年假期) |
(農曆新年假期) |
(農曆新年假期) |
08/02 |
2位同學分享教科書 D總結 及討論:從經文到講章 |
指定教科書 E 同學分享(2位) |
分組:分享閱讀及評議講章的心得 |
15/02 |
2位同學分享教科書 E總結 及討論:宣講的結構 |
指定教科書 F 同學分享(2位) |
同學宣講 (3位) |
22/02 |
2位同學分享教科書 F總結 及討論:神聖言說的字詞 |
指定教科書 G 同學分享(2位) |
同學宣講 (3位) |
01/03 |
2位同學分享教科書 G總結 及討論:宣講的聲音、身體和動態 |
指定教科書 H 同學分享(1位) |
同學宣講 (3位) |
08/03 |
2位同學分享教科書 H總結 及討論:崇拜中的宣講 |
倫思學,〈要講出來的才是講道〉;〈不單是講,是要宣講〉 |
同學宣講 (3位) |
15/03 |
裝備終身學習宣講之旅 |
|
同學宣講 (3位) |
參考書目
蔡慈倫著,《當代基督教講道學》(新北市:校園,2011)
游梓翔著,《演講學原理:公共傳播的理論與實際》(二版)(台北:五南,2008)
陳健生,〈故事講述〉,收:霍秉坤主編,《教學方法與設計》(香港:商務,2004),頁30-41。
Goldsworthy, Graeme, Preaching the Whole Bible as Christian Scripture (中譯:《聖經神學與解經講 道》South Pasadena, CA:美國麥種傳道會,2014).
Koessler, John, gen. ed., The Moody Handbook of Preaching (Chicago: Moody, 2008).
Kim, Matthew D. , & Scott M. Gibson, eds., The Big Idea Companion for Preaching and Teaching: A Guide from Genesis to Revelation, Ada, MI: Baker Academic, 2021.
Overforf, Daniel, One Year to Better Preaching: Fifty-two Exercises to Hone Your Skills (Grand Rapids, MI: Kregel Publications, 2013).
Richard, Ramesh, Preparing Expository Sermons : A Seven-step Method for Biblical Preaching (中譯: 《釋經講道七階》台北:天恩,2008).
Robinson, Haddon, & Larson, Craig B., eds., The Art & Craft of Biblical Preaching (中譯:《講道者工 作坊》台北:更新傳道會,2010).
Rueter, Alvin C. , Making Good Preaching Better: A Step-by-Step Guide to Scripture-Based, People- Centered Preaching (Collegeville, MN: Liturgical Press, 1997) .
Smith, Steven W. , Recapturing the Voice of God: Shaping Sermons Like Scripture (中譯:《重不現神的 聲音–型塑不同聖經文體的講章》台北:天恩,2019).
Sunukjian, Donald R., Invitation to Biblical Preaching: Proclaiming Truth with Clarity and Relevance (Grand Rapids, MI: Kregel Publications, 2007).
Wilson, Paul Scott, The Four Pages of Sermon (中譯:《讓講道活力再現–從困境到恩典的四頁講道 法》 台北:道聲,2019).
The following four books were the outcome of eight scholars who embarked on a research project to discover how listeners hear sermons. The Lily Endowment sponsored this study through Christian Theological Seminary:
Allen, Ronald J., Hearing the Sermon: Relationship, Content, and Feeling (St. Louis: Chalice Press, 2004).
McClure, John S., & others, Listening to Listeners: Homiletical Case Studies (St. Louis: Chalice Press, 2004)
Mulligan, Mary Alice, & Ronald J. Allen, Make the Word Come Alive: Lessons from Laity (St. Louis: Chalice Press, 2006).
Turner-Sharazz, Diane, & others, Believing in Preaching: What Listeners Hear in Sermons (St. Louis: Chalice Press, 2005).
The following four articles were delivered by the author as the W.H. Griffith Thomas Lecture at 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 on Feb 3-6, 2015. The title of the lecture was: A Vision for Preaching.
Abraham Kuruvilla, ‘Pericopal Theology’, Bibliotheca Sacra 173 (Jan-Mar 2016); 3-17.
Abraham Kuruvilla, ‘Christiconic Interpretation’, Bibliotheca Sacra 173 (Apr-Jun 2016); 131-46.
Abraham Kuruvilla, ‘Theological Exegesis’, Bibliotheca Sacra 173 (Jul-Sep 2016); 259-72.
Abraham Kuruvilla, ‘Applicational Preaching’, Bibliotheca Sacra 173 (Oct-Dec 2016); 387-400.
倫思學,〈不單是講,是要宣講〉《PAPYRUS》 51(3.2021),頁18-23;香港恩福神學院。
倫思學,〈要講出來的才是講道〉《PAPYRUS》 50(11.2020),頁13-18;香港恩福神學院。
*5 – 用五句文字繪畫全書大圖畫 (Five sentences on the Big Picture)
用不多於五句文字,回答以下問題:在閱讀全書後,你認為作者期望你記得的是什麼?按你的意見,作者基要的論題或理念是什麼?就著書本展示的論題或理念,有那些是你認同 / 不認同的?
*4 – 四個主要段落 (Four Key Passages)
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應該標註你認為最重要的段落。選取你認為是理解全書最關鍵的其中四段,並說明這些概念或論點如何應用在你日後的事奉中。
*3 – 三個關鍵字詞 (Three Key Terms)
在閱讀的過程中,揀選三個字詞你認為是明白作者觀點的核心用詞。然後用你自己的文字,嘗試為每一個字詞下定義。記住:若書的作者讀你的定義時,他或她會說:「對了,這正是我的意思!」
*2 – 兩個聯想 (Two Connections)
在閱讀書本的過程中,有否讓你聯想到一些你在本科講義或其他學科的學習中所讀過的?作者在書中提及的有否讓你聯想到一些個人的經驗?用三到五句說話去描繪其中兩個聯想。
*1 – 一個問題 (One Question)
關乎你所讀的書,提出你會向作者提問的一個問題,並簡略說明為什麼會作這樣的提問。
Michael J. Sandel, The Tyranny of Merit: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 (中譯:《成功的反思-混亂世局中,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臺北:先覺出版,2021; 386 pp.)。
前言:
本書的英文名:The Tyranny of Merit,直譯是「才德的暴政」。[1]當代人們認為,相對於封建、種姓、或種族等制度,才德制是最公平的;畢竟學歷高、能力好、夠努力的人得到更多的回報(金錢、資源、名聲、權力等),是再正常不過的。然而,本書的作者卻認為,在現實生活中,才德制其實只是一個虛假的幻想而已,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擁有真正公平的機會。
*5–用五句文字繪畫全書大圖畫 (Five sentences on the Big Picture)。用不多於五句文字,回答以下問題:在閱讀全書後,你認為作者期望你記得的是什麼?按你的意見,作者基要的論題或理念是什麼?就著書本展示的論題或理念,有那些是你認同 / 不認同的?
在閱畢全書後,個人覺得作者期望我記得是:不論一個人怎樣拼搏,成功都不是全靠他自己,或只需自己就能達致的。清楚感覺命運的偶然性能叫人心存謙卑;讓人可以超越才德霸權,願意與人攜手走向更少怨憤、更多包容的公共生活。作者從三大層面提出他的論題:教育的本質與目的、如何建立每一份工作的價值與尊嚴、及重新反思成功的意義;並提醒我們保持謙卑,珍惜所有人的付出。因為作者明確指出:「才德至上論會促成一種道德上不可取的心態,不只在贏家心中,也在輸家心裡–勝者會驕傲自大,敗者會受辱不滿。」(頁055)這恰恰就是基督教信仰對人性的信念:犯罪的人只會專顧自己。共產主義社會和民主自由制度所共有的最大缺失,就是否定人性根本是軟弱的。我個人是十分認同作者的理念。
*4–四個主要段落 (Four Key Passages)。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應該標註你認為最重要的段落。選取你認為是理解全書最關鍵的其中四段,並說明這些概念或論點如何應用在你日後的事奉中。
段落一
「那些憑藉努力與天分在才德至上體制中勝出的人,往往是托他人之福才能成功,只是被激烈競爭所掩蓋。當能力至上的競爭變得如此殘酷,讓人完全陷入拼搏的泥淖,我們就會看不見他人的功勞。如此一來,即便一個才德至上的環境再公平,沒有舞弊賄賂也不偏袒有錢人,還是會造成錯誤印象,讓我們以為一切成就都是自己的本事 . . . 我們愈覺得一切都是個人成就,只憑自己即可,就愈難學會感激與謙遜;而少了感激與謙遜,就再也難以在乎共善。」(頁41)
段落二
「新教的工作倫理不僅促成了資本主義精神,還催生了自助及「人要為自己的命運負責」之道德觀,和功德思想不謀而合。這套倫理觀讓人戰戰兢兢、汲汲營營,從而累積大量財富,卻也顯露了責任與自為的黑暗面。面對神恩的無助謙卑就這樣讓位給相信功勞在我的傲慢。」(頁77-78)
段落三
「才德霸權的崛起不只是靠向上流動說,還涉及其他心態與因素,最終導致才德至上制從良方變成了毒藥。首先是即使面對不平等惡化和社會流動停滯不前,仍然強調人人必須為自己的命運負責,得到多少就代表你應得這麼多,這樣做削弱了休戚與共感,也讓因為全球化而落隊者灰心喪氣。其次,堅持大專學歷是擁有可敬工作與體面生活的首要管道導致文憑主義作崇,不僅破壞了工作尊嚴,也貶低沒上大學的人。第三,堅持唯有受過高等教育、價值中立的專家最能解決社會與政治問題,這種看法是技術官僚的自大,不僅破壞民主機制,也加深人民的無力感。」(頁123)
段落四
「目前我們社會的條件平等不多。能不分階級、種族、族裔與信仰匯聚民衆的公共場域屈指可數。四十年來的市場導向全球化導致所得與財富不均嚴重惡化,甚至到了各過各的的地步。高所得者和低收入戶的生活幾乎沒有交集;居住、工作、購物和娛樂的地方不同,小孩就讀的學校也不一樣。才德篩選機制運作得如此順暢,以致上層階級很難不覺得成功是自己應得的,底層者是咎由自取。在這種想法的餵養下,政治變得如此怨毒與極化,導致現在許多人覺得不同政治立場的人結婚比不同信仰的人結婚還麻煩。難怪我們失去了一同思索重大公共問題的能力,甚至傾聽對方都有困難。」(頁329)
個人應用
回顧基督教傳播的歷史,可以看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及社會制度的發展,與基督教信仰的互動而衍生今天的困局。福音自第一世紀由使徒保羅帶到歐洲,輾轉傳到美洲,然後在18世紀再傳回亞洲。在16世紀西方教會的宗教改革運動是一個分水嶺。長期以來對人性的不信任(強調上帝恩典),轉而高舉人性的責任。從正面的影響去理解,新教釋放了人的潛能,促使西方文化和文明有快速的發展。然而,明顯的副作用就是人開始自視過高,不單目中無神,至終也反映在目中無人的自私和傲慢中。在基督教的歷史上,我想沒有人比得上使徒保羅的貢獻。然而,他在《哥林多前書》十五10如此說:「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在上帝面前常存這樣的謙卑,正是我們跟隨主,事奉上帝的人一生的持守;也是要在事奉中幫助信徒要建立的生命素質。
*3–三個關鍵字詞 (Three Key Terms)。在閱讀的過程中,揀選三個字詞你認為是明白作者觀點的核心用詞。然後用你自己的文字,嘗試為每一個字詞下定義。記住:若書的作者讀你的定義時,他或她會說:「對了,這正是我的意思!」
關鍵詞一
「才德 / 才德制」(merit / meritocracy)–才德是指個人能力和努力所達致的績效或功勳;而依據績效或功勳而「論功行賞」就是才德制。
關鍵詞二
「向上流動」–這是配合才德制的一個政治宣傳口號,是「美國夢」的同義詞。「只要努力工作,循規蹈矩,就應該有機會發揮;只有天賜的能力可以決定我們爬多高。」(美國第42任總統克林頓)
關鍵詞三
「共善 / 公益」(common good)[2]–是政治哲學上的一個概念,意思是在群居的生活中,每一個成員都有義務要維護共同的利益。
*2–兩個聯想 (Two Connections)。在閱讀書本的過程中,有否讓你聯想到一些你在本科講義或其他學科的學習中所讀過的?作者在書中提及的有否讓你聯想到一些個人的經驗?用三到五句說話去描繪其中兩個聯想。
聯想一
在閱讀此書時,讓我聯想到「共善 / 公益」(common good)這個概念確實是近十年來較多討論的課題。當假消息四處流竄、民粹主義星火燎原、政府施政不力,世界各國正面臨社會分裂、區域衝突、族群對立的危機之際,曾經為世人所追求的「全球一體化」全球化與現代化,卻成為當前貧富不均、氣候危機、發展失衡的主因。以色列著名的新聞工作者納達夫.埃尤爾(Nadav Eyal)在其新作:REVOLT: The Worldwide Uprising Against Globalization,[3] 把過去10年來在各地方的動亂歸因於「當代全球化」:「全球化助長剝削,也是全球貧窮問題有效的解方。」(頁041)如何讓更多人在追逐最大的利益的同時,也會想到「共善 / 公益」的價值,就成為我們每一個上帝兒女的職志。[4]
聯想二
另一個聯想是關乎「成功不必在我」的這個思想。這句話是出自胡適於1932年致畢業生的講話中。[5]本書的中文版所給予的書名《成功的反思》,實在是恰當地反映原作者關於才德至上的論述。追求成功是工作和生活的原動力。但過份強調成功也會衍生驕傲自大的危機。西方教會在上世紀出現的「成功神學」、[6]「健康與財富福音」等,基本上就是才德至上主義的思想入侵教會而造成的結果。為了抗衡功勞在我的傲慢,必須重新建立聖經的教導:在神恩面前常存謙卑的心。因為生命中的一切得或失,都是出於神的恩典,所以絕對沒有可誇的(參弗二8-10)。
*1–一個問題 (One Question)。關乎你所讀的書,提出你會向作者提問的一個問題,並簡略說明為什麼會作這樣的提問。
我會提問:平等(equality)和公平(equity)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平等(或均等)著重的是「平均」;而公平卻是傾向於通過平衡去達致公平。平等是絕對的,公平是相對的;平等較容易實現,公平則永遠無法完全實現。社會上每個人的出身背景不同、能力才幹不一、智商外貌也有別;難以事事做到絕對公平。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八12-15提出一個「均平」的概念,就是要富足的能甘心樂意地去補缺乏者的不足。作者在書中提出引入抽籤的方法來處理入學申請;一方面較公平,也希望能阻斷高中生拼命求高分的誘因。但我認為這樣做的話,會引發更多人加入名校的申請行列。我想提出另一個配合這建議的做法。基於大學之間的差異甚大(從排名就可以看到),這也就是學生(及他們的家長)千方百計要擠進名牌大學的誘因。可不可以豉勵名牌大學能夠與排名較次的大學結盟,在人力物力方面提供支援(如讓名師去那邊講課),以達致一定程度的均平。如此學生申請入學的選擇更廣,希望可以舒緩競爭的激烈度。
[1] 因原書名中的 merit / meritocracy 一詞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中,讀者的理解有些微不同,原作者主動建議海外譯本可依據本書的核心精神,另行發想合適書名。繁體中文版書名《成功的反思》是得原作者同意的。
[2]在中古時期,並沒有共善這個概念,例如五世紀的神學家奧古斯丁就認為,由於人類有原罪,需要受到管制,政府存在的目的,只是要賞善罰惡,屬於補救性的,並非為要令「大家都好」。到了啟蒙時代,政治學家對世界比較樂觀,提出了共善這一概念。當然,說這是樂觀,是比較客氣的講法;今天看來,應該說是天真。因為共善的前提,是大家都要有胸襟,不止顧及自己的利益,也同時考慮其他人的關注。這是「大我」精神。但若人的罪性沒有基督救贖的更新,至終自私自利的小我會當道。Adam Grant在其著作Give and Take: Why Helping Others Drives Our Success (Penguin Books, 2013) 中把人分為三類,包括:施者予{再細分為「無私施予者」(selfless givers)和「利他施予者」(otherish givers) }、互利者(matchers)、索取者(takers)。除了父母外,忘我地施予的人極少,就是真的做到也難以持久。索取者以個人利益為大前提,短期而言得益,但利己損人的名聲長期會趕走朋友。社會最需要的是可持續的利他施予者,在考慮幫助人時也會量力而為。除救傷扶危外,陌生人的要求,若是少於10分鐘的時間便幫忙。朋友有難,在不影響自己生活的情況下便幫忙。若實在過了自己能力時,便要找其他施予者分擔。
[3] 這本書的中、英文譯本,跟希伯來文版本同步發行。中文版:《反抗:當激進變成主流,正在改寫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的反抗全球化抗爭》(台北:天下離誌,2021)。下面的一段引文,大致上是全書討論的重心。「全球化改善了生活水平,極端貧窮得以消除,並為全球意識打下基礎,使得全球化威脅到全球各地的傳統與地方權力結構。同時,貿易和資本主義驅使強權國家剝削較貧困弱小的社會,也驅使這些社會的菁英剝削自己國內較弱小的地區和階層,而且往往透過暴力行使。這種不可永續的剝削模式,透過依循固定模式的一系列戰爭與衝突而顯現。」(頁060)
[4] 若想在「共善 / 公益」這課題上有更多的思考,我推蔫閱讀:John Brueggemann, & Walter Brueggemann, Rebuilding the Foundations: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Ancient Scripture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中譯:《重建共善–現代社群關係的再想像》香港:文藝出版社,2020。)
[5] 原載於1932年七月3日的《獨立評論》第7號。功成不必在我_百度百科 (baidu.com) (瀏覽日期:2021年四月17日)。胡適在結束講話前,用以下的話來勉勵畢業生:「你要深信: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所謂「功不唐捐」是借用佛家的用語,出自《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功是功夫;唐指徒然;捐是捨棄之意。全句可以理解為「世界上所有的功德與努力,都是不會白白地付出,必然是會有回報的。」
[6] 董家樺,〈財富的好消息? 福音視野下,成功的再思〉。《校園》61卷2期(2019年3/4月):20-25;
下載自:成功神學 | 教會 實踐 文化 (wordpress.com) (瀏覽日期:2021年四月18日)。作者在文章中也有談論到聖經中的「成功」,他說:「真正的成功是透過信靠與效法基督,這位透過十字架而勝過罪惡和死亡的君王,與他人有真正的和好與和平,停止彼此競爭(賽二),學習彼此分享(徒二)以及真實地與上帝和鄰舍同在(啟二十一),以上帝的方式來愛上帝、愛鄰舍。」字裡行間也突顯「共善」這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