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課程目的:

每個人都是上帝精心的創造,上帝對我們的生命有獨特的旨意及安排。祂拯救我們離開黑暗的權勢,呼召我們在世上為祂作見證。故此,我們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發現自己的獨特性,建立、培育個人的恩賜及才幹,以致能在現世有限的時光中回應上帝的呼召,活出召命的人生。

本課程結合理論及實踐,讓學生認識何謂「召命」,懂得如何分辨、發現及塑造自己的召命,好讓每個人能夠建構自己獨特的召命故事。


B)課程內容及形式:

-召命的本質與定義
-召命觀念的改變與發展
-從創世故事看召命
-從救恩故事看召命
-不同聖經人物的召命經歷
-召命的分辨、發現、塑造與實踐﹕
*召命者對自己的認識及對話
*召命者對世界的責任及影響
*召命者與人的關係與互動
*召命者與神的接通與回應
-老師授課
-嘉賓見證分享
-小組討論及分享


C)必讀資料

已掃瞄成為電子檔,開課前一周請自行在網上校園本科目教室下載 。


D)功課要求 (文憑或碩士)

1. 完成必讀資料(11份,共256頁)及從參考書目中選擇不少於300頁閱讀(10%)﹕須填寫〈閱讀記錄表〉(〈閱讀記錄表〉的模版可在本科目網上校園教室內下載)
2. 讀書報告(30%)﹕學生須從必讀資料選擇其中3份文章作報告,每份字數700-800字。(請每題註明字數)
3. 個人召命反思文章(60%)﹕應用從課堂中所學到的理論、觀念去分析及反思個人的召命。4,000-5,000字(請在文章最後註明字數)


E)功課要求 (證書或學士)

1. 完成必讀資料(11份,共256頁)及從參考書目中選擇不少於200頁閱讀(10%)﹕須填寫〈閱讀記錄表〉(〈閱讀記錄表〉的模版可在本科目網上校園教室內下載)
2. 讀書報告(30%)﹕學生須從必讀資料選擇其中2份文章作報告,每份字數600-700字。(請每題註明字數)
3. 個人召命反思文章(60%)﹕應用從課堂中所學到的理論、觀念去分析及反思個人的召命。3,000-4,000字(請在文章最後註明字數)


F)參考書目﹕(一) 召命的本質

黎永明等。《創造神學與人生》。香港 : 天道書樓,2016

Williams, Michael D. “First Calling-The Imago Dei and the Order of Creation- Part I.” Presbyterion 39/1 (Spring 2013): 30-44. (本院有電子檔)

Williams, Michael D. “First Calling-The Imago Dei and the Order of Creation- Part II.” Presbyterion 39/2 (Fall 2013): 75-97. (本院有電子檔)

(二)召命的意義及實踐
曾思瀚著。曾景恒譯。《被誤解的呼召:重解舊約的8個呼召故事》。臺灣:校園書房,2023

高銘謙。《迷霧裡的召命》。香港:宣道,2022

Lemke, Dale L. “Vocation and Lifelong Spiritual FormationA Christian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on Calling in Mid-career.” Christian Education Journal Vol.17 (2) ( 2020) , p.301-324. (本院有電子檔)

Francis, Leslie J., Simon Foster, David W. Lankshear and Ian Jones. “What helps Christians Grow An Exploratory Study Distinguishing among Four Distinctive Pathways.” New York: Springer US. Pastoral Psychology Vol.68 (4) (2019), p.379-392.(本院有電子檔)

楊錫鏘。《召命:以生命回應神的召喚》。香港:證主,2017

凱薩琳‧卡哈蘭(Kathleen A. Cahalan)、邦尼‧米勒編(Bonnie J. Miller-McLemore)。古志薇譯。《年年總有美意:貫串一生的召命》。香港:文藝,2020(英文原著﹕Cahalan, Kathleen & Bonnie J. Miller-McLemore, ed. Calling all Years Good: Christian Vocation throughout Life's Seasons. Grand Rapids, MI: William B. Eerdmans, 2017.)

Cahalan, Kathleen A. & Schuurman, Douglas J. ed. Calling in Today's World : Voices from Eight Faith Perspectives. Grand Rapids, Mich. :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6.

Koskela, Douglas M. Calling and Clarity : Discovering what God Wants for your Life. Grand Rapids, Mich. :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5.

拉伯頓(Mark Labberton) 著。黃雅蓓譯。《21世紀的呼召》。Houston, Tex. : 美國福音證主協會,2016(英文原著﹕Labberton, Mark. Called : the Crisis and Promise of Following Jesus Today. Downers Grove, Ill. : IVP Books, 2014.)

辛士祈(Kurt Senske) 著。陳文深譯。《召命人生 : 活出生命的獨特意義》。香港 : 道聲,2015(英文原著﹕Senske, Kurt Martin . The Calling : Live a Life of Signifjicance.

S. Jefferson Avenue, St. Louis, MO: Concordia Publishing House, 2010)

黎艾理 (Erik Rees) 著。李永成、陳呂中英等譯‧《活出生命特質﹕發現並實現你獨特的人生目的》。Paradise, PA : 基督使者協會,2007(英文原著﹕Rees, Erik.  S.H.A.P.E. : Finding & Fulfilling your Unique Purpose for Life. Grand Rapids, Mich. : Zondervan 2006)

Placher, William C. ed.  Callings : Twenty Centuries of Christian Wisdom on Vocation.

        Grand Rapids, Mich. : W.B. Eerdmans Pub. Co., 2005.

Schuurman, Douglas J. Vocation : Discerning our Callings in Life. Grand Rapids, Mich. : W.B. Eerdmans Pub. Co., 2004.

Hahnenberg, Edward P. Awakening Vocation : a Theology of Christian Call. Collegeville, Minn.: Liturgical Press , 2010.

高登‧史密思(Gordon T. Smith)著。劉思潔譯。《呼召與勇氣 : 如何發揮你的天賦潛質》。臺北 : 雅歌,2004(英文原著﹕Smith,  Gordon T. Courage and Calling : Embracing your God-Given Potential.  Downers Grove, Illinois: IVP Books, 1999.)

 

(三)召命的生命反思

楊錫鏘。《楊醫職場靈思 : 從創造到召命的信仰對話》。香港 : 印象文字,2021

楊錫鏘。《平凡人生,超凡召命(楊錫鏘牧師講道集)》。香港 : 吳靜兒,2021

高思帆(Steven Garber)著。秦蘊璞譯。《這世界的守望者 : 全球視野下的使命實踐》。新北市 : 校園書房,2019(英文原著﹕Garber, Steve. Visions of Vocation: Common Grace for the Common Good. Downers Grove, Ill. : IVP Books, 2014.)

歐騰拿(John Rotimi Oteniya)著。胡英秋譯。《活出你的召命》。新北市 : 橄欖,2011(英文原著﹕Oteniya, John Rotimi. Be Who you are Meant to Be. Italy: Destiny Image Europe, 2011)

李在哲(Lee Jae-Chul)著。徐國明譯。《有異象的人 : 走一條忠於上帝的路》。新北市 : 校園書房,2017(英文原著﹕Lee Jae-Chul. A Man of Vision. Korea: Hong Sung Sa Ltd., 2004)

葛尼斯(Os Guinness)著。林以舜等譯。《一生的聖召 : 追尋生命的意義與目標》。增修初版。臺北 : 校園,2007(英文原著﹕Guinness, Os. The Call. USA,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Inc., 1998)

卡爾‧巴特 (Karl Barth)著。王建熙、王甄麗玲譯。《巴特論基督門徒的兩堂課 : 召命‧禱告》。香港 : 天道書樓,2021。(德文原著1986

 

(四)全時間奉獻呼召

陳韋安、潘智剛、高銘謙。《踏上奉獻路》。香港 : 建道神學院,2014

保羅區普(Paul David Tripp) 著。吳蘇心美譯。《危機四伏的呼召 : 教牧事奉獨特而艱巨的挑戰》。Paradise, PA : 基督使者協會,2013(英文原著﹕Tripp, Paul David. Dangerous Calling : Confronting the Unique Challenges of Pastoral Ministry. Wheaton, Ill. : Crossway, 2012)

梁家麟。《最美的奉獻﹕奉獻者的思維與生命》。香港 : 建道神學院,2011

梁家麟。《異象與獻身》。香港 : 宣道出版社,1995

 

(五)職場召命

楊錫鏘、黃贊雄。《創造神學與職場》。香港 : 天道,2018

楊榮軒。《職場箴言──召命篇》。香港﹕領導力培訓學院,2018

斯蒂爾(Richard Steele)著。王培潔、杜華譯。《工作的呼召》。北京 : 團結,2011

TH595-E 奧古斯丁靈修學 Augustinian Spirituality

2024-2025冬季

講師:陳偉明博士

授課日期:202514日至315(香港時間逢星期六,21日休課)

授課時間:
19:30-22:00 香港HKT /
11:30-14:00
英國GBT /
6:30-9:00
北美東岸EST (315 北美夏令時間: 7:30-10:00 EDT)

上課形式:實時線上(本科設課堂錄影回看)
對象:文憑或碩士生

 

課程目的:

在本課程中,學生將從奥古斯丁的生活和作品中學習如何追求並發現與上帝更深的關係,並更真實地理解奥古斯丁靈修學的三個核心價值,即unitas(合一)、veritas(真理)和caritas(愛)。在課程結束時,學生將熟悉奥古斯丁的靈修觀,並從學習中得到啟迪,讓他們繼續向內、向外和向上的旅程,祝福他們的教會、社區和自己的靈性生活。

學員完成這一課程後,學生將能夠:

1.  解釋奥古斯丁其中的主要作品《懺悔錄》的中心主題,《懺悔錄》展示並實踐他的靈修學。

2.  實踐以奥古斯丁靈修學為核心價值(即對真理的渴望,與教會肢體合一、和活出主愛在世界中)的祈禱生活,當中的禱文包括《懺悔錄》和其他相關的講道和書信,並思考如何將奧古斯丁的禱文轉化在教會和整個社區分享真理追求、合一見證和愛人如己的生活。

3.  描述奥古斯丁的靈修學對後世以至如今的影響

4.  反思福音派教會認識並踐行奥古斯丁靈修學的好處和挑戰。

 

課程內容:(十次實時ZOOM)

 

日期

內容

功課

1

14

課程介紹、
靈修學簡介

奧古斯丁靈修學簡介

《懺悔錄》:奧古斯丁靈修學的精髓

 

「祈求神的愛和赦免」
(
《懺悔錄》卷一)

完成閱讀《懺悔錄》卷一、二

 

朱振宇。「《懺悔錄》中的個人生平與世界歷史」。〈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第四十五期〉2016秋。https://iscs.org.hk/Template/Shared//
Books/PeviewFile/LPJ045/LPJ045_03.pdf

2

111

「被罪捆綁的愛欲」
(
《懺悔錄》卷二、卷三)

完成閱讀《懺悔錄》卷一至三

3

118

「合一與真理的張力」
(
《懺悔錄》卷四、卷五)

完成閱讀《懺悔錄》卷一至五

4

125

「神的憐憫:事業、婚姻、家庭」
(
《懺悔錄》卷六、卷七)

完成閱讀《懺悔錄》卷一至七

5

28

「生離死別與靈性」
(
《懺悔錄》卷八、卷九)

完成閱讀《懺悔錄》卷一至九

6

215

奧古斯丁靈修學的三一神觀(1)
「基督為中保、神為創造主」
(
《懺悔錄》卷十、十一)

完成閱讀:

「奧古斯丁《懺悔錄》1-10卷中的痛苦主題」

https://gospelchina.cn/article-detail/222.html

7

222

奧古斯丁靈修學的三一神觀(2)

「聖靈為導師」
(
《懺悔錄》卷十二、十三)

完成閱讀《懺悔錄》卷一至十三

《論三一》 (The Trinity)(卷十二,第七章:卷十三,第五、七章)

 

8

31

奧古斯丁靈修學的群體性

 

 

《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
卷十四、十九部分

 

其他關於「奧古斯丁靈修學」的文章

9

38

奧古斯丁修院的靈修操練及對後世的影響

《奥古斯丁的規則》
(The Rule of Augustine)

10

315

結語:

·         奧古斯丁的靈修觀三大原則:合一、真理、愛

·         三大向度:

向內、向上、向外

·         奥古斯丁靈修學在教會的實踐

 

 

 

 

課本/教科書目

奧古斯丁著。真哪噠出版社編輯部譯。《懺悔錄(新譯本)Confessions》。Pasadena: 基督
    
使者協會,2024

以下可作輔助參考及比較:

奧古斯丁著。周士良譯。《懺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
線上版:https://www.ccbiblestudy.org/Topics/97Biography/533.pdf).

課程/功課要求:

 

項目

描述

百分比

閱讀記錄

用一頁, 寫出「我已完成閱讀指定課本《懺悔錄》目錄「關於本書的作者和內容」,以及《懺悔錄》(卷一至卷十三)100% (或其他完成百分比,按比例給分)

14%

完成「關於本書的作者和內容」及十三卷完成各1%

閱讀報告

寫一篇1000-1500字《懺悔錄》卷十的閱讀報告

200-250字撮要《懺悔錄》卷十的內容(簡介)

你同意奧古斯丁《懺悔錄》卷十對控制欲望和幸福追求的觀點嗎?為甚麼?

 

16%

-          5% 撮要 (精準))

-          1% 同意/不同意

-          5% 對控制欲望的解釋

-          5% 對幸福追求的解釋

靈修報告

《每一天跟奧古斯丁靈修》(陳偉明譯); 課程內用40天的靈修材料來每天靈修,並

1.       寫「我已完成根據《每一天跟奧古斯丁靈修》40天的靈修」

2.       每天寫下你靈修時想起的一節/一段聖經(不計在以下字數內)

3.       完成40天靈修後,寫2500-3000字的反思文章,包括600-700字的過程中的個人反思,並從這40天的靈修材料如何反映奧古斯丁靈修學的三大支柱:合一、仁愛和真理。

50%

 

-          10% 完成40天靈修

-          10% 寫下經文

-          30% 反思文章

(10%個人反思 , 20%與合一、仁愛、真理的關連)

 

期終專文

主題:「福音派教會實踐奥古斯丁靈修學的好處、挑戰和出路」

根據這門課程的學習,以2800-3500字討論奥古斯丁的靈性如何造就今天的教會信徒,祝福他們並激勵他們緊跟主,用合一、仁愛和真理服侍世界?必須引用奥古斯丁生活中的具體情節和他的作品(必須包括《懺悔錄》),並包括實際建議在教會的具體場景中(例如崇拜、主日學等)如何教導和鼓勵弟兄姊妹應用奥古斯丁靈修學,當中的難處及可行出路。

20%

 

呈交日期

Ø   2025415或之前,按以上次序將四份作業合為一份「合併作業」(只需要一個封面),上載至網上校園本科功課區,若遲交卻沒有申請功課延期的話,將會被扣分。

 

參考書目:[1]

 

一次文獻 (Primary Source)《懺悔錄》原著翻譯。

奧古斯丁著。真哪噠出版社編輯部譯。《懺悔錄(新譯本)Confessions》。Pasadena: 基督
    
使者協會,2024
奧古斯丁著。周士良譯。《懺悔錄 Confessionum》。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
     (
學員可用1962年的版本代https://www.ccbiblestudy.org/Topics/97Biography/533.pdf)
奧古斯丁著,Sherwood E. Wirt 英譯,林牧野、湯新楣中譯《愛的頌歌:奧古斯丁懺悔
    
錄》。香港:海天書樓,2010
奧古斯丁著。吳應楓譯《懺悔錄》。臺北市:光啟文化,2017
奧古斯丁著。徐玉芹譯《懺悔錄》。臺北市:志文出版社,2000
奧古斯丁著。賴品超導讀。《靈程上的良師益友聖奧古斯丁》。香港:基督教文藝出
    
版社,2003

二次文獻 (Secondary Source)

李麗娟。《論對上帝的知與愛 : 奧古斯丁、波拿文土拉、庫薩及約翰衛斯理的觀點》。臺北:基督教文藝,2015

麥格夫 (Alister E. McGrath) 著。趙崇明譯。《基督教靈修學 Christian Spirituality》。香港:基道,2004

彭順強 。「() 早期神秘主義:5. 奧古斯丁」於《二千年靈修神學歷史》。香港:天道,2005

傅士德著。「聖奧古斯丁 : 完全的降服 充滿禱告的生命」於《屬靈操練之旅 Devotional Classics: Selected Readings for Individuals and Groups》。香港:天道,2004

陳福中編譯。《奧古斯丁小傳》。香港:基督徒出版社,2002https://wellsofgrace.com/biography/intro/brief-bio/augustine/index.htm.



[1] 只列中文參考書目,英文參考書目眾多,不在此列出,講師在課堂會介紹當中一些作參考。




TWY







LMY






李美儀女士 指導

麥偉濤先生 統籌


一、科目目標

透過閱讀、講授和習作,幫助同學掌握基本的釋經步驟,以及認識歷代主要釋經進路的利弊。

二、科目安排

講授老師:謝慧兒博士 本院前聖經系教授(影片講授)

指導老師:李美儀女士 本院神學碩士校友

科目統籌:麥偉濤先生(本院國際學院行政助理)

日期:20241230日至2025330(十三週)

**線上實時導修一次:217(Mon)晚上730(香港時間)

三、學習模式

1. 講授影片:同學可以登入個人戶口在線收看本科講授影片,影片已經剪裁、分段,並配有同步簡報,同學可以重複收看影片。這科屬於錄播課堂 (video on demand)。

2. 網上討論:根據科目影片內容,在網上進行小組及公開討論。

3. 閱讀資料:按科目進度,閱讀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4. 課堂習作:根據講授指導,在網上即時完成簡短的課堂習作。

5. 釋經專文

四、教科書

Osborne, Grant R. The Hermeneutical Spiral: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Revised, Expanded Edition. Downers Grove: IVP Academic, 2006. 

格蘭.奧斯邦著。劉良淑、李永明譯。《21 世紀基督教釋經學:釋經學螺旋的原 理與應用》。台北:校園,2012。

五、科目要求(碩士及文憑)

1.     閱讀

1.1   Osborne, Grant R. The Hermeneutical Spiral: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Revised, Expanded Edition. Downers Grove: IVP
         Academic, 2006.

       格蘭.奧斯邦著。劉良淑、李永明譯。《21世紀基督教釋經學:釋經學螺旋
       的原理與應用》。台北:校園,2012

1.2       課堂講義及網上校園的文章


2.     功課與分數分配

2.1   課堂上指定的習作,3份;須按指定時間完成(3 x 10% = 30%

2.2   讀書報告/書評:就教科書寫一份2頁的讀書報告/書評(10%

2.3   釋經專文(60%

    從以下經文自選一段,寫一份詳細分析相關經文的專文:4,0006,000

(1)    羅馬書十三章14節             或

2) 以弗所書五章2124

論文註腳及格式必須按照《神學研究指南》,開課後可在網上校園下載文件。

六、科目要求(學士及證書)

1.     閱讀

1.1   Osborne, Grant R. The Hermeneutical Spiral: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Revised, Expanded Edition. Downers Grove: IVP

       Academic, 2006.

       格蘭.奧斯邦著。劉良淑、李永明譯。《21世紀基督教釋經學:釋經學螺旋

       的原理與應用》。台北:校園,2012

1.2   課堂講義及網上校園的文章


2.     功課與分數分配

2.1   課堂上指定的習作,3份;須按指定時間完成(3 x 10% = 30%

2.2   讀書報告/書評:就教科書寫一份2頁的讀書報告/書評(10%

2.3   開卷考試(60%

時間:三小時網上考試(請在香港時間 21:00 前進行,考試系統不能跨越兩天。)

可閱讀資料:聖經、筆記、課堂閱讀資料、教科書

不可閱讀資料:網上搜尋、釋經書、導讀版聖經、與別人討論、其他


七、13週模式修課進度表

十三週
模式

建議進度

期限

Week 1 :
30/12-5/1

釋經學作為一門學科;釋經與生命的陶造:讀經讀人,讀人讀經;

 

釋經的需要;釋經的基礎:邏輯思維(logical thinking);

釋經的步驟之:大圖畫的掌握(Get the Big Picture

習作1:寫下你(無數次)一口氣讀完路得記的觀察,point-form

登入、細閱開課通告
以及分組

5/1完成評分習作1

 

 

 

 

 

Week 2:
6/1-12/1

經文段落的釐定(Delimit the boundary of a passage

習作 2:就其中一次講道的經文分段,作出評估;1-2

12/1 完成評分習作2

Week 3:
13/1-19/1

命題的探討(Propositional Relations

習作 3:命題的習作

19/1完成評分習作3

Week 4:
20/1-26/1

歷史文法釋經法(Historical-Grammatical Approach

 

Week 5:

27/1-2/2

歷史文法釋經法(Historical-Grammatical Approach
歷史文化背景及上下文的釋經(Historical Context; Literary Context [Immediate and Broader Context]);
聖經神學的釋經(Biblical-theological Approach

 

Week 6: 3/2-9/2

聖經的修辭(Figures of Speech

 

Week 7:  10/2-16/2

文學進路釋經法(Literary Approaches

書信文體的研讀(Epistles);敘事文體的釋經(Narrative Criticism);

詩歌文體(Poetry);修辭鑑別學(Rhetorical Criticism);啟示文學(Apocalyptic Literature

16/2呈交 讀書報告/書評

Week 8:  17/2-23/2

較前衛的釋經進路

讀者為本的釋經(Reader-Response Criticism);解構主義的釋經(Deconstructive Criticism

 

Week 9: 24/2-2/3

釋經終極的目的:應用與宣講

 

Week 10: 3/3-9/3

聖靈與釋經,講道與釋經;舊約在新約中的引用

 

Week 11:  10/3-16/3

完成釋經專文 (/)

 

 

Week 12:  17/3-23/3

完成釋經專文 (/)

 

 

Week 13:  24/3-30/3

完成釋經專文 (/)

 

30/3呈交釋經專文
及閱讀記錄表 (/)





OT532-I/132-I【舊約研究】網上科目

一、科目目標

透過講授,閱讀和測驗,幫助同學認識個別舊約書卷的特色,及研究舊約的不同進路。

二、科目安排    

講授老師:謝慧兒博士(本院聖經系教授)

指導老師:鄭初漢導師 (本院神學碩士校友)

科目統籌:麥偉濤先生(本院國際學院行政助理)

十個單元 / 十三週模式:20241230日 至2025330
**線上實時導修一次:2025年211()晚上7(香港時間)


三、學習模式

1.     講授影片:同學可以登入個人戶口在線收看本科講授影片,影片已經剪裁、分段,並配有同步簡報,同學可以重複收看影片。  這科屬於錄播課堂 (video on demand)

2.   閱讀資料:按科目進度,閱讀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3.   兩次網上測驗:是非題,選擇題和短題目。

4.   碩士/文憑生需呈交個人專文:題目二選一。

       

四、課程要求 (文憑/碩士)

1.       閱讀

1.1    教科書

                                朗文,狄拉德著。劉良淑、黃業強、鄔錫芬譯。

                《21世紀舊約導論》。增訂版。台北:校園,2012

1.2   課堂講義及網上文章 (出席率以完成講授影片計算)

 

2.       測驗:是非題,選擇題,和短題目

           (共兩次,內容:課堂講義為主,教科書及網上文章為次)

           2.1 測驗1:引言 +《五經》+《歷史書》:20%

           2.2 測驗2:《詩歌書》+《智慧文學》+《先知書》:30%

3. 專文大綱、參考書目 (以下 i - iv 700-1000)5%

    內容包括:

         i) 研究原因及目的

         ii)研究方法及進路

         iii)研究論題解釋需處理的問題是什麼?

         iv)大綱 列出各論點標題, 並交代各論點主要討論的概要內容

          (v)  參考書目

4. 專文:做一份3,0004,000字的專文,題目二選一45%
3.1 滅絕敵人的問題(神為什麼叫以色列人把迦南人滅絕)經文:申命記七章16節、二十章1618節、士師記三章18              
3.2
掃羅交鬼的疑惑  經文:撒母耳記上二十八章

專文註腳及格式必須按照《神學研究指南》。開課後可在網上校園下載文件。

 

五、課程要求 (證書/學士)

1.       閱讀

1.1    教科書

         朗文,狄拉德著。劉良淑、黃業強、鄔錫芬譯。21世紀舊約導論》。增訂版。台北:校園,2012

1.2   課堂講義及網上文章 (出席率以完成講授影片計算) 

2.       測驗:是非題,選擇題,和短題目(共兩次,內容:課堂講義為主,教科書及網上文章為次)

           2.1 測驗1:引言 +《五經》+《歷史書》:40%
           2.2 測驗2:《詩歌書》+《智慧文學》+《先知書》:60%


六、課程大綱

引言:舊約正典;希伯來文聖經的編排

五經緒論;

舊約研究進路之:比較研讀 ── 舊約文化與古近東文化的對比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會幕

歷史書緒論;申命記史觀的歷史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神作為神聖的戰士

舊約研究進路之:婦權主義的釋經 ── 士師記的另類解讀

舊約研究進路之:詮釋歷史的研究 ── 列王紀的詮釋歷史

舊約研究進路之:敘事文體的研讀 ── 王上一章

舊約研究進路之:對觀歷史書的研讀 ── 撒母耳記、列王紀與歷代志的

                               觀點與角度之別

希伯來文詩歌文體的特色;詩歌書緒論:詩篇,雅歌

智慧文學緒論:箴言,約伯記,傳道書

先知書緒論;先知的起源與辨認

主前八世紀分裂王國時期的先知:約拿,阿摩司,何西阿,以賽亞,彌迦

主前七世紀猶大王國時期的先知:那鴻,西番雅,耶利米(+哀歌),哈巴谷

主前六世紀被擄時期的先知:但以理,以西結,俄巴底亞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忿怒之杯

主前六,五世紀回歸時期的先知:約珥,哈該,撒迦利亞,瑪拉基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吹角,吹號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內在的間接引用

舊約研究進路之:以十二先知作為一卷書來研讀

 

七、修課進度表

十三週模式進度

活動/期限

Week 1 :
30/12-5/1

引言:舊約正典;希伯來文聖經的編排

(/碩同學選擇專文題目,然後按題目入組)

本週內必須登入E-campus,細閱開課通告並入組

Week 2: 
6/1-12/1

五經緒論;

舊約研究進路之:比較研讀 ── 舊約文化與古近東文化的對比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會幕

歷史書緒論;申命記史觀的歷史

 

 

Week 3:
13/1-19/1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神作為神聖的戰士

舊約研究進路之:婦權主義的釋經 ── 士師記的另類解讀

舊約研究進路之:詮釋歷史的研究 ── 列王紀的詮釋歷史

舊約研究進路之:敘事文體的研讀 ── 王上一章

舊約研究進路之:對觀歷史書的研讀 ──
撒母耳記、列王紀與歷代志的觀點與角度之別

 

Week 4:
20/1-26/1

溫習網上測驗1之範圍:引言 +《五經》+《歷史書》
希伯來文詩歌文體的特色:詩歌書緒論:詩篇,雅歌
智慧文學緒論:箴言,約伯記,傳道書

 

Week 5:
27/1-2/2

溫習週>>預備網上測驗1:引言 +《五經》+《歷史書》        

(所有同學) 2/2完成
網上測驗 1 (20%)

Week 6:
3/2-9/2

智慧文學緒論():箴言,約伯記,傳道書
先知書:先知的起源與辨認
主前八世紀分裂王國時期的先知:
 
約拿,阿摩司,何西阿,以賽亞,彌迦

 

Week 7: 
10/2-16/2

主前八世紀分裂王國時期的先知()
 
約拿,阿摩司,何西阿,以賽亞,彌迦

(碩士生) 16/2 呈交專文大綱、參考書目(5%)

Week 8 :
17/2-23/2

主前七世紀猶大王國時期的先知:
 
那鴻,西番雅,耶利米(+哀歌),哈巴谷
主前六世紀被擄時期的先知:但以理,以西結,俄巴底亞

 

Week 9:
24/2-2/3

主前六,五世紀回歸時期的先知:
 
約珥,哈該,撒迦利亞,瑪拉基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忿怒之杯

 

Week 10:
3/3-9/3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神學的主題研究 ── 吹角,吹號
舊約研究進路之:聖經內在的間接引用
舊約研究進路之:以十二先知作為一卷書來研讀

 

Week 11: 
10/3-16/3

 

(碩士生)16/3呈交
專文(45%)

Week 12&13:  17/3-30/3

溫習網上測驗2之範圍
預備測驗2:《詩歌書》+《智慧文學》+《先知書》

( 所有同學) 30/3完成
網上測驗 2 (30%)



LA5410-I 新約希臘文初階 網上科目


一、科目簡介

小心詳細地研讀聖經應該是信徒生命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在讀新約聖經時,其中一個重要問題是語言上的鴻溝,因為新約聖經是以希臘文寫成,每一個譯本都可能只是反映翻譯者對經文意義的掌握,以至讀者不容易從眾多譯本之中確定經文的真正意義。這科主要是學習基本的希臘文文法,使學員可以藉著Logos軟件,以希臘文研讀新約聖經。

二、對象

 任何希望認真地研讀新約聖經的信徒;

 曾讀過新約希臘文,但期望重溫希臘文的知識,以至可以更實際地使用希臘文研讀新約聖經的人 (包括信徒與及教牧同工)。

三、科目目標

    •   開始認識新約希臘文之基本元素,包括詞彙、字形、文法、及句法。
    •   明白希臘文對解釋新約聖經中之作用,學習使用希臘文聖經的輔助工具,並因此培養閱讀及      使用希臘文新約聖經的習慣。
    •   介紹使用希臘文在研讀聖經上的作用;
    •   學習使用Logos軟件,特別應用在字義研究之上;
    •   認識希臘文文法的基本特點,以明白解釋上的討論,與及分析上的限制。

四、科目安排    

講授老師:潘仕階老師 本院聖經系副教授 / 網上神學課程顧問 (影片講授)

指導老師:陳文燕女士 本院神學碩士校友

科目統籌:林智妍女士 本院國際學院(事工)主任 

十個單元 :20241230日至2025613


工具:學員必須購買 Logos 建道聖經工具專用版(HK$3,500) 。圖書館 Ms Zoe Fung ( fungsiufong@abs.edu )會用電郵向修讀此科的學員發出訂購通知。


五、學習模式和科目要求 (3學分科)

同學可以透過互聯網收看本科講授影片,影片已經剪裁、分段,節省不少休息停頓、現場翻閱資料的時間,而且配有同步簡報與Logos運用,同學可以重覆收看影片。這科屬於錄播課堂 (video on demand),不設zoom會議討論。敬請留意。

1.      上課:同學必須按課程所指定的次序,閱讀授課的內容與及看講課的影片 (單元120分鐘影片100分鐘,閱讀20分鐘)

2.      生字學習:

2.1.   這科主要是閱讀約翰福音第一章及以弗所書第一章,而生字學習也是按閱讀的進度安排 (每單元用60分鐘學及溫習生字,最理想的安排是將這60分鐘分為6次的溫習,每次10分鐘)

        2.2.   生字測驗 – 除了第一和第九次之外,以後每次生字測驗將會是70% 新生字,另外30% 舊生字,而第九次將是40%新,60%舊。
        測驗網上進行
 (共九次,每次10分鐘,佔20%)

3.      習作:

3.1.   同學在看完一課內容之後,必須完成有關的作業 (每單元用50分鐘,佔 10%)

3.2.   同學也需要按學習之進度,以Logos輔助,閱讀指定的希臘文新約經文 (每單元用50分鐘,佔 10%)

4.      測驗 (在網上進行)

 4.1.   在每單元上課學習之後,會按學習進度有一個文法測驗 (每單元用90分鐘溫習,測驗時間為15分鐘,共佔成績的35%)

5.      字義研究習作:同學在本科學習結束之前,按指示完成一個字義研究習作 (900分鐘,佔25%)。按第三課中的指示,完成對約一7之中μαρτυρία的研究,並將結果整理成為一個清楚的報告,並上載到網上校園。

專文註腳及格式必須按照《神學研究指南》,開課後可在網上校園下載文件。


6.      參考閱讀

          6.1. 以下文法課本的其中之一:

          Mounce, William D. . Biblical Greek: A Compact Guide.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11.

          Mounce, William D. Basics of Biblical Greek Grammar. 4th Ed.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19.

          Mounce, William D.著,潘秋松譯。《聖經希臘文基礎 : 課本(修訂版)》 。South Pasadena, CA:
               美國麥種傳道會,2017。

          6.2. 羅羚、羅達理著。《原文讀經好處多——五十個釋經範例,讓你愛上原文讀經》 。
                香港:   天道書樓,2017。[希臘文部份]

          6.3. "原文讀經妙處." 邱老師網誌, March 28, 2011. Accessed 18/07/2017.                       
                  http://chioulaoshi.blogspot.hk/2011/03/wordplay.html .

六、10個單元*修課進度表


單元

內容(閱讀) /活動

Week 1 :
30/12-5/1

1

課程簡介;字母、標點與拼音
習作:到Logos之中,打開 Greek Alphabet Tutor”,練習聽希臘文
生字:學習第1課生字。若有安裝LogosFlashcard App (現已下架),可以用這工具學習生字;若未有這工具,請將生字自行抄寫在卡片上,進行經常性的溫習,並完成測驗
使用Logos的幫助,閱讀約翰福音1:1-3
測驗 (在網上進行)

Week 2: 
6/1-12/1

2

名詞簡介:主格,直接受格,所有格,間接受格;
介紹字義研究1
2課生字
使用Logos的幫助,閱讀約翰福音1:4-10
測驗 (在網上進行)

Week 3: 
13/1-19/1

3

動詞簡介:直說語態 (現在式、未來式)
介紹字義研究2
3課生字
使用Logos的幫助,閱讀約翰福音1:11-18
測驗 (在網上進行)

Week 4: 
20/1-26/1

4

動詞:時制字幹 (未完成式、不定式、完成式)
4課生字
使用Logos的幫助,閱讀約翰福音1:19-28
測驗 (在網上進行)

Week 5: 
27/1-2/2

5

動詞:分詞、不定詞
5課生字
使用Logos的幫助,閱讀約翰福音1:29-34
測驗 (在網上進行)

Week 6: 
3/2-9/2

6

動詞:假設語氣、命令語氣
6課生字
使用Logos的幫助,閱讀約翰福音1:35-42
測驗 (在網上進行)

Week 7: 
10/2-16/2

7

冠詞、代名詞、前置詞、副詞
7課生字
使用Logos的幫助,閱讀約翰福音1:43-51
測驗 (在網上進行)

Week 8: 
17/2-23/2

8

名詞:格的運用 (1) – 主格、所有格
8課生字
使用Logos的幫助,閱讀以弗所書1:1-6
測驗 (在網上進行)

Week 9: 
24/2-2/3

9

名詞:格的運用 (2) –直接受格、間接受格
9課生字
使用Logos的幫助,閱讀以弗所書1:7-14
測驗 (在網上進行)

Week 10: 
3/3-9/3

10

學季溫習;學習研讀希臘文新約的方向
使用Logos的幫助,閱讀以弗所書1:15-23

Week 11 -13  (or until 13/6/2025)                                        REVISION

*註:由本學年開始,網上語文科目(VOD) 給予碩士/文憑同學在時間管理上有更大彈性,同學在所註冊的季度開始之後,可以在六個月的 時間內( 2025 6 13日前)完成這科目所有的要求。惟六個月修讀期的同學,不再容許申請測驗/功課延


七、主要希臘文學習及研經工具


  • 軟件:
    •  Logos 建道聖經工具專用版
      www.logos.com
      這是一個很大型、跨平台的聖經/神學圖書館軟件,除了原文聖經及有關的分析工具之外,它也可以成為一個電子書圖書館,而且在Windows Mac 系統中安裝之後,所買的書同時也可以在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上看 (iOS or Android),也可以在任何電腦上網登入自己的戶口閱讀。
      這科主要以這為基本學習的工具。

    • Accordance ─ 這是很強的原文聖經工具 , 功能和以前的 BibleWorks相似。網址:http://www.accordancebible.com/
  • 網頁

o   文法參考:http://www.bcbsr.com/greek/grklnk.html
http://www.perseus.tufts.edu/hopper/text?doc=Perseus%3Atext%3A1999.04.0065&redirect=true
http://newtestamentgreekportal.blogspot.com/p/greek-grammars.html




 


Gospel of John
NT651-I / NT451-I -- 新約專題:約翰福音


潘仕楷老師 講授(影片)

陳文燕女士 指導

林智妍女士 統籌


一、科目內容

本課程藉著研究約翰福音的背景、結構、文學特色等課題,探討約翰福音的信息及神學思想。在課程之中特別著重約翰福音對門徒的挑戰。本科目標是:(1) 認識約翰福音研究的歷史及成果;(2) 探討約翰福音的文體性質;(3) 練習對福音書文體的釋經;(4) 整合約翰福音的神學信息;(5) 更深體會作耶穌基督門徒的意義


二、科目安排

講授老師:潘仕楷老師 本院聖經系副教授(部分時間) / 外部課程評審顧問(影片講授)

指導老師:陳文燕女士 本院神學碩士校友

科目統籌:林智妍女士 本院國際學院事工主任

日期: 20241231日至2025331日(10個單元)


三、學習模式及要求 (文憑/碩士)

這是一個三學分科,按一般標準,需要有4500分鐘的學習時數,分配如下:

1.        看講課影片及測驗 (共約1500分鐘)

1.1.   本科將分為十個單元,每單元約有130分鐘的講課錄影;

1.2.   在每單元之後會有一個小測驗 (每單元溫習與測驗共20分鐘),測驗不計入總成績,但同學需要通過小測驗才可以進入下一個單元 。

2.        閱讀 (1500分鐘)

2.1.   在第一單元之中,同學需要一次過完成閱讀約翰福音一次,並且在學期之中最少再讀全書兩次 (不同譯本)(300 分鐘, 5%)

2.2.   在完成第四單元之前,同學需要完成閱讀指定的教科書
孫寶玲著。《約翰福音文學註釋》 。香港:天道,2001(194, 300 分鐘)

2.3.   另外,在學期結束前,選讀參考書400頁,並且上載閱讀書目。(900 分鐘,佔5%)

以上所有閱讀要求,請註明書名、作者、出版社及閱讀頁數,並填寫「閱讀記錄表」中。(閱讀記錄表可以網上課室下載)

3.        專文 (1400分鐘)
同學可從約翰福音之中,選任何一段經文,討論約翰在陳述這段時所使用的方法,與及這段對約翰整體信息的貢獻

3.1.   在學期之中,同學可以在分享區上載一些對所選經文基本的觀察,與其他同學和導師作出討論。

3.2.   學期結束時,完成一篇約五千字的釋經專文。(1400 分鐘, 80%)

4.        反省回應:同學需於學期過程當中,思想研讀約翰福音對自己的生命及事奉有甚麼影響,並在學期結束時,交一篇800-1000的反省文章 (100分鐘,佔10%)

5.        反省回應除了要上載到功課區之外,也必須在有關的分享區之中上載,讓其他同學可以看到。

專文註腳及格式必須按照《神學研究指南》。開課後可在網上校園下載文件。



四、學習模式及要求 (證書/學士)


這是一個三學分科,按一般標準,需要有4500分鐘的學習時數,分配如下:

1.        看講課影片及測驗 (共約1500分鐘)

1.1.   本科將分為十個單元,每單元約有130分鐘的講課錄影;

1.2.   在每單元之後會有一個小測驗 (每單元溫習與測驗共20分鐘),測驗不計入總成績,但同學需要通過小測驗才可以進入下一個單元 。

2.        閱讀 (1500分鐘)

2.1.   在第一單元之中,同學需要一次過完成閱讀約翰福音一次,並且在學期之中最少再讀全書兩次 (不同譯本)(300 分鐘, 5%)

2.2.   在完成第四單元之前,同學需要完成閱讀指定的教科書
孫寶玲著。《約翰福音文學註釋》 。香港:天道,2001(194, 300 分鐘)

2.3.   另外,在學期結束前,選讀參考書300頁,並且上載閱讀書目。(900 分鐘,佔5%)

以上所有閱讀要求,請註明書名、作者、出版社及閱讀頁數,並填寫「閱讀記錄表」中。(閱讀記錄表可以網上課室下載)

3.        專文 (1400分鐘)
同學可從約翰福音之中,選任何一段經文,討論約翰在陳述這段時所使用的方法,與及這段對約翰整體信息的貢獻

3.1.   在學期之中,同學可以在分享區上載一些對所選經文基本的觀察,與其他同學和導師作出討論。

3.2.   學期結束時,完成一篇約四千字的釋經專文。(1400 分鐘, 80%)

4.        反省回應:同學需於學期過程當中,思想研讀約翰福音對自己的生命及事奉有甚麼影響,並在學期結束時,交一篇600-800的反省文章 (100分鐘,佔10%)

5.        反省回應除了要上載到功課區之外,也必須在有關的分享區之中上載,讓其他同學可以看到。

專文註腳及格式必須按照《神學研究指南》。開課後可在網上校園下載文件。


五、修課進度表

十三週模式進度

活動/期限

Week 1 :
31/12-6/1

單元一:
1.1.  
課程簡介;
1.2.  
研讀約翰福音之挑戰;
1.3.  
約翰福音之文學結構, 特色
1.4.  
約翰福音中的門徒視角                  

本週內必須登入E-campus,細閱開課通告

Week 2: 
7/1-13/1

單元二:
2.1.
約翰福音之序言導論;
2.2.  
約翰福音中的『道』;
2.3.  
約翰福音中的『見證』(1) – 施洗約翰;
2.4.  
約翰福音中的『見證』(2) – 門徒

 

Week 3:
14/1-20/1

單元三:
3.1.
約翰福音的表像篇簡介
3.2.  
從迦拿到迦拿 (2:1-4:54)
3.3.  
聖殿的更新 (2:12-25)
3.4.  
生命的更新 (3:1-4:42)

在完成第四單元之前,完成閱讀指定的教科書:
孫寶玲著。《約翰福音文學註釋》。香港:天道,2001

Week 4:
21/1-27/1

單元四:
4.1.
醫好病了38年的人 (5:1-15)
4.2.  
醫治之後的叙述 (5:16-47)
4.3.  
餵飽五千人與在海面上行走 (6:1-21)
4.4.  
尋找從天上降下的糧 (6:22-71)

 

Week 5:
28/1-3/2

單元五:
5.1.
住棚節講論的背景與綜覽
5.2.  
住棚節講論的預備 (7:1-36)
5.3.  
住棚節講論一:活水 [[行淫時被捉的女人]] (7:37-8:11)
5.4.   住棚節講論二:世上的光 (8:1-9:41)       

 

Week 6:
4/2-10/2

單元六:
6.1.
好牧人講論 (10:1-21)
6.2.  
最後的公開講論 (10:22-42)
6.3.  
使拉撒路復活的表象 (11:1-16, 28-44)
6.4.  
復活的講論 (11:17-27)、殺害耶穌的陰謀 (11:45-57)

 

Week 7: 
11/2-17/2

單元七:
7.1.
在伯大尼受膏 (12:1-8)
7.2.  
耶穌受害的預告 (12:8-36)
7.3.  
表象篇的總結 (12:37-50)、猶太人的心硬 (12:40; 6:10)
7.4.   榮耀篇的引言 (13:1-30)

 

Week 8 :
18/2-24/2

單元八:
8.1.
預言彼得的失敗 (13:31-38)

8.2.   生命之道與聖靈作保惠師 (14:1-31)

8.3.   真葡萄樹與聖靈的工作 (153:1-16:33)

8.4.     耶穌的禱告 (17:1-26)

 

Week 9:
25/2-3/3

單元九:
9.1.
耶穌被捕與彼得三次不認主 (18:1-27)
9.2.  
耶穌在彼拉多前受審 (18:28-19:16)
9.3.  
耶穌被釘十架 (19:17-24)
9.4.  
耶穌的死與復活 (19:25-20:29)

 

Week 10:
4/3-10/3

單元十:
10.1.
約翰福音的結語 (20:30-31; 21:25)
10.2. 
捕魚的故事 (21:1-14)
10.3. 
耶穌與彼得的對話 (21:15-25)
10.4.  約翰福音的神學

 

Week 11: 
11/3-17/3

 

 

Week 12:
18/3-24/3

 

 

Week 13:
25/3-31/3

 

31/3呈交專文、反省文章以及閱讀記錄表


六、課程課本

孫寶玲著。《約翰福音文學註釋》 。香港:天道,2001(194, 300 分鐘)


參考書目

 

Anderson, Paul N. The Riddles of the Fourth Gospel : An Introduction to John. Minneapolis,
MN: Fortress Press, 2011.

Ashton, John. The Interpretation of John. Issues in Religion and Theology ; 9.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86.

———. Understanding the Fourth Gospel. 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Bock, Darrell L. and Gregory J. Herrick. Jesus in Context: Background Readings for Gospel
Study
. Grand Rapids, MI: Baker Academic, 2005.

Brown, Raymond E. and Francis J. Molone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Gospel of John. The Anchor
Bible Reference Library. New York: Doubleday, 2003.

Brown, Sherri. Come and See: Discipleship in the Gospel of John. New York, NY: Paulist Press,
2022.

Burge, Gary M. Interpreting the Gospel of John : A Practical Guide. 2nd Ed. Grand Rapids, MI:
Baker Academic, 2013.

Burge, Gary M. (伯奇)著,麥啟新、嚴恩和等譯。《詮釋約翰福音》 。香港:天道,2001

Carson, D. A. (卡森)著,潘秋松譯。《約翰福音註釋》 。台北:麥種,2007

Ellis, Peter F. The Genius of John: A Composition-Critical Commentary on the Fourth Gospel.
Collegeville, MN: Liturgical Press, 1984.

Estes, Douglas and Ruth Sheridan, eds. How John Works : Storytelling in the Fourth Gospel.
Atlanta, GA: SBL Press, 2016.

Harris, Murray J. John : Exegetical Guide to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Nashville, TN: B&H
Academic, 2015.

Harris, W. Hall, III. Gospel of Joh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2nd Ed: The Biblical Studies
Foundation, 2009.

Kent, Homer Austin. Light in the Darkness : Studies in the Gospel of John. 2nd Ed. The Kent
Collection. Winona Lake, IN: BMH Books, 2005.

Koester, Craig. Symbolism in the Fourth Gospel: Meaning, Mystery, Community. 2nd Ed.
Minneapolis, MN: Fortress Press, 2003.

Köstenberger, Andreas J. A Theology of John's Gospel and Letters : The Word, the Christ, the
Son of God
. Biblical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09.

Kruse, Colin G. (柯魯斯)著,楊曼如譯。《約翰福音》 。台北:校園書房,2005

Leung, Mavis M. The Kingship-Cross Interplay in the Gospel of John : Jesus' Death as
Corroboration of His Royal Messiahship
. Eugene, OR: Wipf & Stock, 2011.

MacArthur, John (約翰.麥卡瑟)著,蔡麗芬譯。《耶穌所傳的福音》 。South Pasadena, Calif.
美國麥種傳道會,2010

Moloney, Francis J. Love in the Gospel of John : An Exegetical, Theological, and Literary Study.
Grand Rapids, MI: Baker Academic, 2013.

Myers, Alicia D. Characterizing Jesus : A Rhetorical Analysis on the Fourth Gospel's Use of
Scripture in Its Presentation of Jesus
. Library of New Testament Studies. London ; New York: T & T Clark, 2012.

Myers, Alicia D. and Bruce G. Schuchard, eds. Abiding Words : The Use of Scripture in the
Gospel of John
. Atlanta, GA: SBL Press, 2015.

Pryor, John W. "約翰福音的敘述與主題."  (2003).

Segovia, Fernando F., ed. ‘What Is John?’ Readers and Readings of the Fourth Gospel, SBL
Symposium 3.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96.

———, ed. ‘What Is John?’ Literary and Social Readings of the Fourth Gospel., SBL Symposium
7.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98.

Sheridan, Ruth. Retelling Scripture : 'The Jews' and the Scriptural Citations in John 1:19-12:15.
Leiden: Brill, 2012.

Sloyan, Gerard S. "約翰福音."  (2013).

Sloyan, Gerard Stephen. What Are They Saying About John? New York: Paulist Press, 1991.

Talbert, Charles H. Reading John : A Literary and Theological Commentary on the Fourth
Gospel and the Johannine Epistles
. Rev. Ed. Macon, Ga.: Smyth & Helwys Pub., 2005.

孫寶玲著。《約翰福音文學註釋》 。香港:天道,2001

———著。《寓道 : 約翰福音品讀》 。香港:德慧文化,2013

張永信著。《約翰福音 : 道成肉身賜永生》 。香港:天道,2003

格蘭特.奧斯邦(Grant R. Osborne), 菲利普.康福德(Philip W. Comfort), 溫德爾.霍利(Wendell
C. Hawley)
著,陳恬欣譯。《約翰福音. 約翰一, , 三書》 。香港:恩道出版社,2016

梁美心著。《與約翰同讀舊約 : 再思約翰福音的十架神學》 。香港:天道,2015

謝文郁著。《道路與真理 : 解讀<約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碼》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2

韓思捷. "社會記憶理論與福音書研究 : 以約翰福音的愛的命令為例." 建道神學院, 2021.

黃德光著。《道成了肉身 : 約翰福音猶太背景註釋》 。香港:夏達華研道中心,2018

PT539-I 崇拜學 網上科目  


一、科目簡介

崇拜是上帝對人的牧養,也是人向上帝歌頌的回應,並以信、望和愛的生活作迴響,好顯揚上帝的真善美。本課程將結合崇拜裡的主要元素,例如 敬拜、講道、及教會音樂,並從聖經、歷史、神學、理論和實踐角度,提供有關崇拜的各種思考和理解。當中更探討群體與崇拜的關係,特別是從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群體神學中「重思、重建和重整」崇拜,設計的進路注重神學、群體文化對話,幫助同學以合乎群體與崇拜的神學理念來更新和編排崇拜。

二、科目目標

  •  讓學員認識近代崇拜學發展
  •  讓學員認識編排崇拜的實際操作和神學理念
  •  讓學員認識崇拜與群體關係

三、科目安排    

講授老師:何世傑牧師 (本院神學士、道學碩士、神學碩士(主修聖樂)、教牧學博士、基督教與中國文化中心義務研究員)

指導老師:何世傑牧師 

科目統籌:麥偉濤先生(本院國際學院行政助理 

十個單元 / 十三週模式:20241231日至2025331


四、學習模式和科目要求 (文憑/ 碩士)

1. 講授影片:同學可以登入個人戶口在線收看本科講授影片,影片已經剪裁、分段,並配有同步簡報,同學可以重複收看影片。這科屬於錄播課堂 (video on demand)

2. 閱讀指定教科書(10%):

何世傑。《延展視界-崇拜與群體德行陶塑》。香港:天道書樓,2021

3. 撰寫兩個閱書報告,每本1000字,(30%)
第一本:何世傑。《延展視界-崇拜與群體德行陶塑》。香港:天道書樓,2021
第二本:於參考書目內書藉。

4. 撰寫課堂反思(20%
課堂反思,共9個,每個100字。

5. 專文,約 3500字(40%):
關於你所服事的教會中,該群體與崇拜的關係,包括該教會歷史、文化、現況及反思,內容需要引用教科書及有關崇拜學書籍作為神學及反思內容。
論文註腳及格式必須按照《神學研究指南》,開課後可在網上校園下載文件。

 

五、學習模式和科目要求 (學士/ 證書)

1. 講授影片:同學可以登入個人戶口在線收看本科講授影片,影片已經剪裁、分段,並配有同步簡報,同學可以重複收看影片。這科屬於錄播課堂 (video on demand)

2. 閱讀指定教科書(10%):

何世傑。《延展視界-崇拜與群體德行陶塑》。香港:天道書樓,2021

3. 撰寫閱書報告,500字,(30%)
何世傑。《延展視界-崇拜與群體德行陶塑》。香港:天道書樓,2021

4. 撰寫課堂反思(20%
課堂反思,共9個,每個50字。

5. 專文,約 1500字(40%):
關於你所服事的教會中,該群體與崇拜的關係,包括該教會歷史、文化、現況及反思,內容需要引用教科書及有關崇拜學書籍作為神學及反思內容。
論文註腳及格式必須按照《神學研究指南》,開課後可在網上校園下載文件。

六、修課進度表

十三週模式 進度

活動/期限

Week 1 :
31/12-6/1

崇拜的定義與概念

本週內必須登入、細閱開課通告

Week 2:  7/1-13/1

華人崇拜現況和「長金堂」群體故事簡介

 

Week 3:
14/1-20/1

「群體與崇拜」神學綜覽——「同等、同德、同生」的神學基礎

 

Week 4:
21/1-27/1

崇拜編排的基礎和原則——群體在崇拜禮儀中學習

 

Week 5:
28/1-3/2

群體在崇拜中被塑造——感恩化怨恨

 

Week 6:
4/2-10/2

崇拜編排與神學內容——以基督為學習內容

 

Week 7: 
11/2-17/2

基督為本的崇拜基礎——作為塑造群體的崇拜年曆

 

Week 8 :
18/2-24/2

群體與崇拜禮儀工具——音樂作為群體敬拜的工具

 

Week 9:
25/2-3/3

崇拜各項禮儀項目的意義

 

Week 10: 4/3-10/3

教會群體中作真理盛器:「群體與崇拜」的牧養八階梯

 

Week 11:  11/3-17/3

 

 

Week 12:  18/3-24/3

 

 

Week 13:  25/3-31/3

 

31/3呈交所有功課


六、指定教科書

何世傑。《延展視界-崇拜與群體德行陶塑》。香港:天道書樓,2021

實體書:天道網店連結:

https://www.tiendao.org.hk/store/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roduct_id=2237

電子版本:

google play售書平台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QKFBEAAAQBAJ

Apple Books售書平台(海外)

https://books.apple.com/us/book/id6451428991

「徒書館」平台:

https://www.toelibrary.com/hk/sell/4512


CH505-I header

CH505-I / 205-I 教會歷史(二)


一、科目簡介和目標

本課程銜接「教會歷史(一)」,探討基督教會自五世紀開始至十六世紀改教運動為止的發展。前半部特別注意基督教世界(Christendom)的建立、中世紀的教會模式與信仰表達、政教關係、經院神學及屬靈神學的發展;後半部則專注討論宗教改革所帶來對基督信仰和教會模式的重大變化,從而確定更正教(Protestantism)的屬靈身分和使命。

二、科目安排

講授老師:梁家麟博士 (本院傑出教授/榮譽院長)
指導老師:王家銘先生 (本院哲學博士候選人)
科目統籌:麥偉濤先生 (本院國際學院行政助理)

12個單元 / 十三週模式:20241231日至2025 331
**請注意:線上實時導修一次:202526(星期四), 香港時間晚上 2000-2100

學習模式和科目要求 (文憑/碩士)

1. 講授影片:同學可以登入個人戶口在線收看本科講授影片,影片已經剪裁、分段,並配有同步簡報,同學可以重複收看影片。這科屬於錄播課堂 (video on demand)

2. 閱讀原始資料 (5%):

a. Pseudo- Dionysius, The Celestial Hierarchy, Chs. 1~10

狄奧尼修斯著、包利民譯:〈天階體系〉,《神秘神學》(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6),頁100~145

b. Bonaventure, The Soul's Journey into God

文德聖師著,韓山城譯:《心靈邁向天主的旅程》(台北:安道社會學社,1974)

c. The Rule of Saint Benedict

《聖本篤會規》(香港:聖母神樂院,1968)

   D. Bernard Marechaux著,侯景文譯:《聖本篤的身世會規及靈修》(香港:熙篤會神學院,1970)

d. The Earlier Rule of the Franciscans

3. 專文大綱 (5%) 及專文 (30%)

根據以上原始資料中選取一項,試從當時的背景包括:文化傳統、屬靈氣氛、神學思想、政治狀況作出評論,並分析作者是否有承傳前人和如何影響後世,專文要有一個題目,約5000字,而注釋中須顯示引用五本參考書籍/資料 (其中三本必須是英語參考書籍/資料)。

論文註腳及格式必須按照《神學研究指南》,開課後可在網上校園下載文件。 

4. 讀書報告 (30%):

從以下兩本書擇其一完成不逾3000字閱書報告

A. 金碧士 (Thomas à Kempis) 著,黃培永譯,《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 (香港:種籽,2019)的靈修反省報告,不超逾3000字。

B. 麥格夫 (Alister McGrath) 著,陳佐人譯,《宗教改革運動思潮》Reformation Thought: Introduction(香港:基道出版社,1991)一書,然後撰寫不逾3000字的讀書報告。

5. 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1 十字軍東征的影響 (10%)

小組討論2 路德和加爾文在宗教改革的角色 (10%)


學習模式和科目要求 (學士/證書)

1. 講授影片:同學可以登入個人戶口在線收看本科講授影片,影片已經剪裁、分段,並配有同步簡報,同學可以重複收看影片。這科屬於錄播課堂 (video on demand)。

2. 閱讀原始資料 (5%):

A. Pseudo- Dionysius, The Celestial Hierarchy, Chs. 1~10 狄奧尼修斯著、包利民譯:〈天階體系〉,《神秘神學》(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6),頁100~145。

B. Bonaventure, The Soul's Journey into God 文德聖師著,韓山城譯:《心靈邁向天主的旅程》(台北:安道社會學社,1974)

C. The Rule of Saint Benedict 《聖本篤會規》(香港:聖母神樂院,1968) D. Bernard Marechaux著,侯景文譯:《聖本篤的身世會規及靈修》 (香港:熙篤會神學院,1970)

D. The Earlier Rule of the Franciscans

3. 專文大綱 (5%) 及專文 (30%)

根據以上原始資料中選取一項,試從當時的背景包括:文化傳統、屬靈氣氛、神學思想、政治狀況作出評論,並分析作者是否有承傳前人和如何影響後世,專文要有一個題目,約3500字,而注釋中須顯示引用五本參考書籍/資料 (其中一本必須是英語參考書籍/資料)。

論文註腳及格式必須按照《神學研究指南》,開課後可在網上校園下載文件。

4. 讀書報告(30%)

從以下兩本書擇其一完成閱書報告

A.金碧士 (Thomas à Kempis) 著,黃培永譯,《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 (香港:種籽,2019)的靈修反省報告,不超逾2000字。

B. 麥格夫 (Alister McGrath) 著,陳佐人譯,《宗教改革運動思潮》Reformation Thought: Introduction(香港:基道出版社,1991)一書,然後撰寫不逾2000字的讀書報告。

5. 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1 十字軍東征的影響 (10%)

小組討論2 路德和加爾文在宗教改革的角色 (10%)


五、教科書

必讀教科書 – 要求從以下兩本書擇其一並以速讀完成(5%):

1. 陶理主編,李伯明等譯:《基督教二千年史》(香港:海天書樓,1997) 只閱讀頁226-432。(即由「第四部基督教社會」至「第五部改革的時代」) Tim Dowley, ed.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Minneapolis Minnesota Baltimore, Maryland : Fortress Press, 2018) pp. 305-456 (Part 4-Part 5)

2. 梁家麟:《基督教會史略:改變教會的十人十事》(香港:更新資源,1998) 閱讀全本書

B 教科書選讀 –要求從以下四書中選擇一本並以速讀完成至少共150頁 (5%):

1. C. Warren Hollister, Medieval Europe: A Short History (N.Y.: John Wiley & Sons, 1982)

*中譯本* 陶松壽譯:《歐洲中世紀簡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2. R. W, Southern, Western Society and the Church in Middle Ages (Middlesex: Penguin Books, 1983)

3. Owen Chadwick, Reformation (Middlesex: Penguin Books, 1990)

4. D. T. Irvin and S. W. Sunquist, History of World Christian Movement, Vol. 1: Earliest Christianity to 1453 (New York: Orbis Book, 2001); Vol. 2: Modern Christianity from 1454 to 1800 (New York: Orbis Book, 2012)

 

六、12個單元修課進度表

單元

內容

活動 / 期限/閱讀原始資料

Week 1 :
31/12-6/1

1

#1. 中世紀西方教會發展簡史

I . 克勒特教會

II .歐洲大陸教會 (500-1050)

III. 東西方教會的分裂

 

本週內必須登 入 E-campus, 細閱開課通告。完成收看簡介以及第一課的所有影片。

 

Week 2: 
7/1-13/1

2

#2. 十字軍運動

完成收看第二課的所有影片。

Week 314/1-20/1

3

#3. 教皇與世俗政權之爭

完成收看第三課的所有影片。

Week 3:小組討論 (1)

Week 421/1-27/1

4

#4. 教會與社會的關係

 

完成收看第四課的所有影片。

The Earlier Rule of the Franciscans

 

27/1呈交讀書報告

Week 4:小組討論 (1)

 

Week 5
28/1-3/2

5

#5. 中世紀的神學思想

完成收看第五課的所有影片。

The Rule of Saint Benedict
《聖本篤會規》(香港:聖母神樂院,1968)
   D. Bernard Marechaux
著,侯景文譯:《聖本篤的身世會規及靈修》
  (
香港:熙篤會神學院,1970)

 

Week 64/2-10/2

6

#6. 屬靈神學的遺產

 

完成收看第六課的所有影片。

Pseudo- Dionysius, The Celestial Hierarchy, Chs. 1~10
狄奧尼修斯著、包利民譯:〈天階體系〉,《神秘神學》(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6),頁100~145

線上導修課:6 / 2 (HKT 20:00-21:00)

 

Week 7

11/2-17/2

7

#7.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背景

 

完成收看第七課的所有影片。

 

17/2呈交專文大綱

Week 8

18/2-24/2

8

#8. 宗教改革 ()﹕馬丁路德 ;
#9. 
宗教改革 ()﹕激烈的宗教改革

完成收看第八、九課的所有影片。

Bonaventure, The Soul's Journey into God
文德聖師著,韓山城譯:《心靈邁向天主的旅程》(台北:安道社會學社,1974)

 

Week 925/2-3/3

9

#10. 宗教改革 ():加爾文之改革

完成收看第十課的所有影片。

Week 10

4/3-10/3

10

11. 宗教改革 ()﹕英國改教運動

完成收看第十一課的所有影片。
Week 10
:小組討論 (2)

Week 11:

11/3-17/3

12

12. 宗教改革 ():天主教的改革

完成收看第十二課的所有影片。
Week 11
:小組討論 (2)

Week 12:

18/3-24/3

 

 

 

Week 13:

25/3-31/3

 

 

31/3 呈交閱讀記錄以及專文



1. 中世紀西方教會發展簡史

I . 克勒特教會

II .歐洲大陸教會 (500~1050)

III. 東西方教會的分裂

2. 十字軍運動

3. 教皇與世俗政權之爭

4. 教會與社會的關係

5. 中世紀的神學思想

6. 屬靈神學的遺產

7.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背景

8. 宗教改革 ()﹕馬丁路德

9. 宗教改革 ()﹕激烈的宗教改革

10. 宗教改革 ():加爾文之改革

11. 宗教改革 ()﹕英國改教運動

12. 宗教改革 ():天主教的改革